• 首页
  • 科研技术服务
  • SCI解决方案
  • 科研单项支持
  • 医学进修
  • SCI影响因子
  • 学习资源
  • 优惠活动
  • 基金申请和评审的“奇门遁甲术”,你都知道吗
  • 发布时间:2019-03-30      作者:医刊汇
  •   申请人和评审专家都是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都追求利益最大化,熟人关照和圈子评审都是事实。近五年海龟大量回国,海龟和海龟学生的SCI都是高大上。近三年在青年项目的支持下,土鳖博士的SCI火箭般起飞。没有SCI就没有基金,没有基金就可能下岗,有了基金就有职称等各种利益,有的单位甚至对基金重奖刺激,基金绑缚的利益越来越多,基金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和变味,江湖上人道:60后在位置上,70后在煎熬中,80后在写论文。

      现在各种基金评审和申请策略开始流行。个人觉得作为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呼吁公平的科研氛围和基金评审制度,努力做好自身科研工作,基础学科争取优秀的SCI发表记录。

      一种可行的阶段双盲评审法(兼顾创新与研究基础)

      首先在评审时隐去基金题目,防止作弊。接着,在申请书设计上分为2部分:

      第一部分: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创新点等(该部分不得出现任何提示申请人信息的内容,参照博后基金申请)。

      第二部分:研究基础。

      然后在评审部分:

      第一级评审:评审人通过账号登陆基金网后,首先只能看到所有申请书的第一部分,根据创新性和合理性给出A、B、C三等评分;

      第二级评审:当评审人根据申请书的第一部分内容对所有申请书给出评分并提交后,评审人开始可以看到申请书的第二部分,根据研究基础给出a、b、c三等评分;

      第三极综合评分:A+a =A;A+b=A;A+c=B;B+a =A;B+b=B;B+c=C;C+a =C;C+b=C;C+c=C。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最大弱点在于会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自由申请为国内学者所称道,函审也相对公平。可惜目前各类项目尤其面上和重点项目的函审已经受到学术关系网的非常干扰,学术圈达人及其附庸轮流坐庄,科研牛人尚能分一杯羹,潜心于科研的普通学者只有碰运气,严重阻碍基础科学和基金事业的正常发展。网上有朋友提出了双盲评审法,函审的学术弊端问题有望基本解决。

      昨夜梦中,迷迷糊糊觉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最大弱点在于会审!会审的目的何在?函审已给出等级和分数,完全可以决定资助项目,高考成绩出来后没有会审啊!有朋友说会审需要解决较多项目分数相同的问题,函审打分等级继续细分,完全可以解决啊!有朋友说会审需要解决非共识项目的问题,非共识项目可以再找专家甚至国外专家函审啊,等级和分数综合起来就可以啊!有朋友说会审需要为项目最后把关,大同行甚至外行专家三分钟就要把一份几十页的项目申请书深刻把握,专家们辛苦啊!会审可能造成什么?利益圈子!会审可能伤害什么?学术公平!最后,请朋友们告诉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审专家如果关照友人和弟子,会承担什么责任和风险,目前我想不出来。

      大牛告诉我的基金秘密。

      青年基金不难,难在面上项目,面上项目怎么争取?

      基本条件:

      1、有近年来学科高影响因子SCI 3-5篇。

      2、负责过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3、申请书的写作没有问题。

      4、申请代码每年有15-30项面上项目,获资助人在全国范围内分散,项目太少的代码容易形成垄断。

      5、申请代码内有学风比较正派的几位大牛或者根本没有大牛。

      争取策略:

      实力、运气、关系或者申请代码竞争压力小都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可能性,有的负责人一个项目就能解决重要的科学问题,推动基础科研的发展。有的负责人几个项目在研,其实是为了基金而基金,忽悠和圈钱,什么科学问题都不可能解决。

      很多青椒借助青年基金起步,但是需要衡量自身环境和条件,提前布置将来面上项目的申请代码。一些申请代码大牛云集,面上项目非圈内人难以分一杯羹,需要回避。一些申请代码海龟很多,申请人没有好的平台和paper最好绕行。一些申请代码的评审专家来源复杂,口味不同,运气的成分会比较大。一些申请代码的申请人实力都很弱,例如化学工程、兽医学、食品科学和中药学下面的一些申请代码,自己去检索历年资助项目就会了解。

      转型发展:

      一些实力很强的申请人可能由于人脉或者申请代码竞争压力大争取不到基金,完全可以考虑转型应用研究,没有论文和基金申请的压力,学术成就可能会更大。国内的评价体制也在逐步转变,这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大家都公认学术成就不是以基金作为衡量标准。

      作为评议专家,为面上和青年项目各类关照各种攻关泛滥困扰!

      2010年前,青年和面上项目基本没有打招呼现象。2010年到2013年,面上项目打招呼现象逐年增加,青年项目干扰少。今年彻底无语,面上和青年项目各类关照各种攻关泛滥,面上项目资助名额都不够打招呼的申请人分配,精力浪费在关系平衡上,青年项目资助率高,尚能建议资助有潜力的年青人。

      分析个中原因

      A、申请人单位对基金的过度强调和利益结合,很多高校重奖基金获得人。

      B、资助金额不断增加,吸引各方利益博弈。

      C、科研经费垄断现象加剧。

      D、缺乏项目评审过程的有效监督制约措施。

      E、完美的申请书根本不存在,找到不予资助的理由很容易。

      危害

      A、劣胜优汰,国家投入的科研经费白白浪费。

      B、申请人把精力用在关系建设上,评议人被各种关系烦扰,都不可能专心开展科研工作,同时造成学术评价体系垮塌。

      C、各单位竞相邀请评议专家讲座和联络感情,给申请书提意见,一些高校甚至搞很多轮,申请人花3-6个月撰写和修改申请书的不在少数。然后申请当年的4-9月,申请人心思也都放在项目的动态上,这样的科研怎么产生原创性成果?

      建议

      A、借鉴学术期刊的双盲评审模式,申请书隐去题目和申请人信息,减少评议专家不必要的烦恼。

      B、明确对项目评审的攻关为学术**和刑事犯罪,提供举报平台,保护和奖励检举人,对查明的学术公关人零容忍,学术界终身禁入,以儆效尤。

      C、基金自由申请,资助率控制在50%,均给予二年期10万的小额资助,小额资助项目取得优秀成果的申请人提出面上项目研究计划,基金委给予5年期100万的资助,面上项目限项2项,从而弱化申请书的作用,突出研究成果。基金是资助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优秀成果就是学术论文,论文可以根据影响因子综合计分,申请代码内比较。

      没有基金的朋友看过来,给你全套解决方案。

      1.观察

      检索各学部可能的申请代码及其项目负责人的研究方向和实力,评估自己的可能性。有的申请代码项目数量少、圈内垄断、难度极大,需懂得转向。看看学校周围中标同事的申请代码和学术论文,检讨自己的不足,确定自己可能获得基金的方向。

      2.发展

      NSFC资助基础研究,高影响因子SCI多多益善,牛SCI就是基础科研能力的体现。没有经费,就自己掏腰包发SCI,不会写申请书就请专业公司修改,经济压力大一些,总比没有基金被淘汰好很多,相信大多数博士缺乏科研以外的生存技能。实力不是很强的博士直接去云南和贵州等欠发达地区工作,地区基金竞争小多啦。

      3.自由

      当你有n篇很牛的SCI,2项以上NSFC基金在手,自然就成为基金评审专家,路就开始越来越宽。公正客观评审基金项目,做有价值的科研,就是对国家的贡献。

      NSFC地区基金的三个曲线申报方法。

      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贵州省、江西省、云南省、甘肃省、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依托单位的申请人均可以申请地区基金。地区基金属于国家级项目,资助金额远高于青年项目,难度比青年项目低很多。现总结地区基金的三个曲线申报方法供拿不到基金的朋友们参考:

      1、在上述地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兼职,以当地单位为依托申请。

      2、在上述地区获得地区基金后,跳槽到发达地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

      3、与上述地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申报,协同创新。

    手机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