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是科研成果的标志,是科技信息传递、存储和利用的良好载体。科技论文写作的过程不仅要把科研成果用适当的文字、图表、公式和数字等书面符号准确地表达出来,同时,也是科学研究的理性思维过程。科技论文的观点、方法和结果有无创新,是否将实践结果升华到理论层面,论述和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手段和技术路线是否正确、严谨、可靠并富有科学性才是衡量科技论文价值的根本标准。笔者拟就科技论文的基本特点出发探讨科技论文写作过程中如何突出理论性、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读性,从而提高科技论文写作质量的几个问题。
一、升华认知,提升论文的理论性
科技论文的理论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对所观察到或实验所得到的现象、图片和数据等资料,应从理论的高度深入地分析和总结,得出相应的有一定科学价值的结果;二是对所得的结果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进而得到把实践结果升华到理论层面的结论。因此,科技论文的写作过程也是作者对科研课题进行理论上的归纳、梳理和总结的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科研工作的实践中,研究人员在把握和获取研究的方向、研究的进度、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时会受到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其思维往往不能连贯,可能出现跳跃、零散、断续的情况,某种程度上存在感知和经验的成分。撰写论文有必要围绕学科前沿问题,理性审视自己的研究工作及研究成果,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进行抽象和概括的论述,展开严密的分析和论证。如果将所研究课题的数据和材料作进一步归纳、整理,可能发现研究中的差距和不足,或者产生联想,进而把课题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也可能激发宝贵的思想火花,从而得出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或新的定理。因此,撰写科技论文,不能停留在对研究项目进行外部直观形态和过程的描述,即仅仅叙述研究的经过、采用了哪些技术和方法、解决了什么问题,而关键是把所研究的问题由感性的层面提升到学术理论的层次,提出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结论。由此可见,富有理论性是科技论文明显区别于其它科技文献的一个特点。
二、拓展思维,突出论文的创新性
创新思维是提高科技论文学术水平和实现创新的关键。科技论文是研究人员在某个学科领域或就某一研究课题从观测的、试验的或理论的角度所取得的创新成果或见解及知识的记录; 或是将某种已知理论、原理应用于实际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科技论文应该揭示研究对象的属性、特征及其发展的规律,或者某种技术和方法的运用是首创或部分首创的,或者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或革新。因此, 科技论文的创新性是它的基本要求和特点之一。
科技论文阐述的主要研究成果应是前人(或他人)所没有的,其创新程度是相对于人类已有的知识而言的。对某一篇论文来说,其创新性是有限的。在某一问题上有创见,在某一技术、方法和手段的应用上有进展、有突破,只要对推动生产发展和促进技术进步有实际意义的论文,应该看作有一定程度的创新。如针对本行业、本系统、本单位实际问题引进、消化国内外已有的先进科学技术,或应用已有理论对推动生产有实际效果的论文,应属于创新论文。从笔者收到的一些投稿论文看,一部分文章其结构完整,有理论分析,有实验方法和结果,也有相应的结论,但通过查询对比发现,作者是在重复别人做过的研究,有的只是阐述教材已有的原理,这些没有时效性、没有创见性的论文几乎等同“文字垃圾”;还有一部分论文在创新性的表达方法和明晰程度上存在以下问题: (1)研究状况的论述不清楚。一些论文的作者没有客观、恰当、充分地叙述本人或课题组所进行的研究工作的起点和基础以及相同研究方向且与作者自己的成果直接相关的现有学术成果;一些论文中只有作者对其它成果的简单描述,缺少相关参考文献的支持; 也有一些论文通篇见不到与相关或相近的现有同类成果所采用技术手段、方法等方面比较的论述。(2)成果的主体不明确。由于缺少必要的引注和准确的说明,看不出哪些内容引用了他人的成果,哪些内容是作者自己的成果。(3)创新性表述比较含糊。由于从其引言、正文直到结论都看不到与该文成果相关的工作评价与比较研究,缺乏对自身研究工作有密切关系的研究进展等方面的论述,使读者无法明白该项工作与其它相关工作的关系以及该项工作的成果是否处于领先地位。(4)参考文献的引用不恰当。一些作者引用的参考文献比较陈旧,引述不当或代表性不足,出现了论文中不标出或者标不出所引字段的出处,造成只在文后列出参考文献表而正文不引用或没有引用,甚至全篇无参考文献的现象。如果出现这些问题,该论文就难以发表,即使能够发表,读者也会认为该论文的创见性不高或没有什么创新性,从而降低论文所述结果与结论的可信度,失去论文交流、参考的价值。
三、严密论证,保障论文的科学性
科学性是科技论文在方法论上的特征,也是写作科技论文最基本的前提。因此,在论述科研成果时,须遵循以下几点: (1)论文内容。科技论文的内容应符合客观规律和科学原理,能揭示事物的本质,须实事求是,符合逻辑。因为科技论文反映的是自然科学或技术领域的学术或技术的先进性内容,体现的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所以,科技论文的论点须客观准确,论据取材要真实可靠,方法要正确合理,计算要周密准确,数据要精确无误。(2)论文表达形式。科技论文的立论应依据大量研究材料和数据,论证要合乎科学规律的要求,结论须切合实际。因而,逻辑性和严谨性就成为论文表达的两个内在条件: 一是论证要使用规范、准确、严谨、客观、简洁的语言;二是论文结构要清晰。论述要清楚、透彻、有力,层次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明晰、严谨。同时,还应执行科技论文的标准规范,使用标准化、国际化的科技术语、符号和计量单位等。(3)论文研究方法和手段。研究结果是否准确、可靠取决于研究方法和手段是否正确、科学。这就要求研究者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并且要有意识地运用理性思维过程中的一些智力操作手段,如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比较和分类的方法,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的方法等,对研究过程、研究材料、研究结果加以分析、评判、总结、提炼。在这一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步骤是结果分析。对所得到的图像、曲线、数据等进行全方位的剖析,阐述其中的突破性发现和内在机理,讲明结果的与众不同之处,点出理论、数值和实验结果的相互可印证性,分析其中出现差异的原因,叙述实验和计算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和各类误差,认定结果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指出结果的正常性和反常性,探讨进一步做工作的方向和要点,最终形成解决关键科学问题的主题思想。只有借助于科学实验、准确的观察与计算、正确的公式与定理和配套的仪器设备且充分挖掘资料和数据中蕴含的科学内涵才能取得可靠的研究结果。基于这样的研究结果,结合研究实践中所得到的感性认识、原始数据和材料等, 运用创新思维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推理、总结等,才能写出科技含量和可信度较高的科技论文。
四、精心组织,提高论文的可读性
如何将科技论文的内容予以确切、清晰、科学的表述,从而使研究成果得以有效、准确、广泛的传播,是科技论文写作的主旨和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科技论文是科学研究成果公开传播的一种最直接的形式,目的是为了传播、交流、储存新的科技信息,供他人利用。因此,科技论文的语言应通俗易懂,行文要简洁严谨,篇幅易短避长,须具有可读性。为此,撰写科技论文还须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1)通俗易懂。如今,在互相交叉、渗透中各学科迅速发展,科技论文在描述科学理论和原理时,特别是研究交叉学科的文章,会涉及到许多专业知识,这就要求科技论文通俗易懂。在文字语言的运用上,阐述理论、描述方法, 都要清晰、准确,避免使用生涩难懂的词句或自定义的符号;(2)简洁严谨,符合科学原则和规范。论述过程要条理清晰,语言应准确、简明、客观、严谨。所使用的术语、符号、数字、计算公式、图表、计量单位以及文献著录方法等,须符合规范要求。对研究素材进行推理、论证、分析时要符合逻辑,将感性认识提升到学术理论的高度。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须有仪器分析和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结果给予合理解释,即分析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及人为不能控制的因素引起的实验误差,阐明实验结果的必然性与偶然性;(3)层次明晰,结构合理。对课题研究原始材料,要斟酌选择、去伪存真,精心组织论证素材以保证观测、计量和实验数据翔实可靠,计算公式及计算结果正确无误,能真实、集中、充分地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及其科学价值。在文章的层次和结构上,依照所论问题的逻辑关系确定文章内容的顺序和排列结构。恰当排列图表和公式,使之做到合理有序。从而使整篇论文的内容层次分明,结构合理,重点突出,逻辑严密;(4)避免冗长。在知识爆炸、信息激增的情况下,为便于信息的快速获取,快速阅读,要求科技论文尽量简明、精炼。以下几种情况都会导致论文冗长。一是引言没有按照言简意赅、突出重点的要求来写。二是图件太多。科研中得到的无关主题的原始图件在文章中大量留存,过多地引用参考文献中的图件。三是表与图重复。表与图反映的是同一内容,又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现。四是结论重复。论文的结论部分简单重复前述内容,而不是经过判断、归纳、推理等过程得到的新见解。因此,科技论文写作应尽量避免重复,不赘述己有知识,少交代具体过程,要突出理性认识,凸显有创见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