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研技术服务
  • SCI解决方案
  • 科研单项支持
  • 医学进修
  • SCI影响因子
  • 学习资源
  • 优惠活动
  • 撰写医学论文如何避免错误?
  • 发布时间:2019-08-26      作者:医刊汇     来源:网络
  •   在SCI论文撰写上,我们看过很多大牛的经验,轮到自己撰写的时候却依然会发生各种各种的错误,那么,常见的错误有哪些呢?又如何对症下药才能提高论文发表的几率?

      1) 英文缩写随处可见,无法知道其代表什么

      SCI的写作,首次出现的英文缩写,需要展示全称,如: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

      2) Meta分析的纳入排除标准描述不清楚

      Meta分析的纳入排除标准一般根据P(Participant), I(Intervention), C(Comparison), O(Outcomes), S(Study)这五个要素进行制定,有不少小伙伴也知道这个原则,但对细节的把握做得不是很好。主要表现为:定义不清晰。如“High dose”、“Standard treatment”、“diagnosis of lung cancer was established pathologically or radiologically”,没有阐述清楚高剂量的标准是什么;标准治疗是什么治疗方案;肺癌是只纳入初治的,还是包括复发的。

      3) 信息提取表格过于简单

      Meta分析的信息提取,除了作者名字、样本量、干预方法、研究结局外,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取研究对象的基线信息(性别、年龄等),研究结局的定义,具体的治疗周期和剂量等信息。

      4) 数据提取方法不具体

      Meta分析的数据提取,有时候需要从图表中获取,有时候需要通过别的数据转换,无论是哪一种方法,必须阐述具体的方法和步骤,建议引用参考文献。这样才能让审稿人和读者明白数据的来源,以判断结果的真实性。

      5) 讨论的写作过于中式

      发表在中文杂志的论文,讨论部分的写作,一般先重复介绍研究背景,说明本研究的重要性,然后总结本研究的结果(部分研究会阐述研究的局限性),最后下结论。然而,SCI一般要求讨论部分的写作顺序为:总结研究结果;与其它研究对比,解释本研究的主要结果;阐述研究的局限性;结论。

      了解以上在SCI写作过程中常见的错误之后,掌握适当的技巧能让你的文章得心应手,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则能提高发表的几率。

      1、SCI医学文章写作之前,先要写好摘要,摘要是内容核心的概括,所以先撰写摘要可以是为文章的内容进行排兵布阵。题目要最后写,因为题目与最后得出的结论必须非常吻合。

      2、题目要具体,对研究结论必须是描述、概括性的,不能过份复杂。

      3、文章摘要的写作是非常关键的,摘要写作应突出重点与结论,但字数又不宜过多。

      4、合理运用图、表,切记不要做过长的描述导致结果不够清楚、醒目。大部份审稿人阅读摘要后,接下来就是看文中的图表,如果不够清晰会给人产生杂乱无章的感觉。对图要给予清楚、精炼地注释,对简写要标注。图表和文中的内容不能重复。

      5、结果与讨论中段落要合理分割书写,过长或没有段落划分的文章可读性很差。

      6、区分结果与讨论,其二者不同,更不能重复。讨论中要比较现在研究和以前研究的异同之处,讨论的内容要与研究结果密切相关。写清目前研究的局限性。结论写作要求具体、到位。不可用自己推断得出假想的结论。

      7、文章中所用数据要经过反复核对,图表和文中的描述要一致,简写要统一。

      8、参考文献书写格式要符合所投SCI期刊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参考文献的记录不能有错误,包括参考文献的作者、题目和期刊页码等,一定要合适。

      9、与同事朋友交换意见。对于文中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仔细阅读,往往也会有新的发现。

      10、大部份文章被拒的原因包括:过分扩大研究方法和结论;研究结果不能支持结论;参考文献陈旧;研究设计不清晰;以及过长的讨论;定义不清晰等。

      有了技巧,写好了文章,却总是投稿被拒,那么你可能是出现了一些疏忽,文章撰写中,有些疏忽是致命的,我们应该学会去规避。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ksci@yk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手机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