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研技术服务
  • SCI解决方案
  • 科研单项支持
  • 医学进修
  • SCI影响因子
  • 学习资源
  • 优惠活动
  • 关于SCI学术论文投稿前的自查
  • 发布时间:2019-06-25      作者:医刊汇     来源:网络
  •   投稿之前对稿件进行一番自我检查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不仅可以避免稿件因一些简单的疏忽而被拒稿,同时还能进一步发现稿件可能存在的问题,提高见刊几率。那么,关于学术论文投稿前的自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选题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处于学术前沿,能否反映学术研究的现状、新动向和新趋势?对于课题的选择,我们应该避免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避免思维的从众倾向。科学研究要从资料出发,思维要在已有思维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因而容易受其束缚;作为思维主体的人又生活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各种社会观念、特定的文化氛围不能不对他产生影响。摆脱束缚,排除干扰,真正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才会取得创造性思维的成果,写出创新性的毕业论文。

      二是避免思维定势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完成离不开对问题的潜心思索,人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由于长时间集中思考一个问题,很容易在头脑中形成固定的思路,思维完全定向运动,心理活动表现出较强的惯性和明显的趋向性。当沿着一个固定的思路思考问题,屡遭失败,久无突破时,就要主动考虑调整思路,变换思维的角度,谋求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以避免思维定势造成的消极影响。

      为了摆脱习惯思维的束缚,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同别人讨论,或翻阅新的资料,以接受新的刺激,用新的信息启发自己的思想;另一种方法是把正在研究的问题搁置一段时间,使原有的思路逐渐淡化,使思维跳出原来的圈子,走出“原地转”的境地。

      三是避免妨碍创造性思维的非智力因素。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非智力因素很多,包括研究者自身性格特征中的一些不利方面,都可能会对创造性思维活动产生妨碍,因而要注意克服。

      第二,研究观点是否扎实、可靠,研究结论是否有实质性的推动?

      第三,是否已经表述清楚?自己能否用简单几句话概括出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这样就可以检验自己的观点是否表达清楚,是否鲜明、突出,是否有新意,是否站得住脚。

      第四,论文的材料、数据和图表是否准确、简明和完备?语言是否规范,是否条理清楚、层次明确、逻辑完备?有无错别字、表达不到位的地方?

      在做实验的时候要提前将实验步骤详细做个计划,一旦实验过程中有数据发生变动的话要及时将发生变化的实验数据整理出来,最好能对变化的部分做一个详细的解释。还有就是在整理实验数据的时候要经常查阅与自己论文主题相接近的新论文,一旦与之发生冲突要及时调整。

      第五,注释格式和参考文献是否到位?注释和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是否规范反映了作者治学的态度是否严谨,文献的数量反映了作者的阅读量,参考文献的质量反映了作者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第六,作者信息是否完备?是否提供了电话、邮箱、作者单位和职称等必要信息?要把联系方式写上去,有的作者在投稿时不写联系方式,这样,编辑难以直接联系上。准确来说,投稿要注明作者信息,如姓名、性别、电话、通信地址、邮箱、工作单位、职称、研究单位。

      第七,有无涉嫌剽窃。文章剽窃是期刊的底线,一旦出现剽窃问题,不仅会使作者声誉受损,而且也会让期刊声誉遭受打击。不管是有意的抄袭,还是无意的重复,作者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否则,一旦被认定为剽窃,将会进入期刊的“黑名单”,影响今后的学术发表。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不能剽窃他人的文章,也不能自我剽窃,也就是同样的文章重复发表。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ksci@yk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手机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