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除了撰写工作,润色修改也是必须要经历的,只知道写作不知道如何修改是万万不行的,那么,究竟SCI论文我们应该如何修改?
首先让我们看看普遍论文修改的情况:
一、针对英文论文的修改,我们建议首先寻找整篇论文当中,语句不通顺,读起来不够清晰的地方。然后针对性的去除多余杂乱的词汇,让语句看起来干练简洁。
现在的英文论文修改服务,是很多机构提供的服务项目之一,通常都是由高水准、丰富经验的人员帮助进行修改。如果作者对自己的英文水平写作水平没有信心建议让专业的机构进行修改。
二、一篇好的英文论文,如果想要达到更加上等品位的标准,不仅应该寻找专业的英文论文修改机构帮助自己进行润色。更加需要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加强相关的学术性、权威性。让整篇论文看起来更加专业、加强论文当中的学术地方。
作为一篇学术论文,如果内容看起来没有专业性和学术性,那么这篇论文想要发表便十分的困难。
三、现在不少专业人士都喜欢通过英文论文修改服务,加强自己论文的可读性、权威性。也能够扩展论文当中的交流信息,进一步提升整体论文的素质以及写作水质。一篇上等品质的英文论文,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独特的思维,从标题到内容甚至论文的每个结构,都需要有创新的焦点所在。
四、针对不同的英文论文修改,都可以根据内容,抓住相关的切入点,从而让论文的语言语句显得更加具有层次感,让阅读的人能够感受到论文结构的饱满程度。这样不仅可以让英文论文拥有更加深入研究的价值,还能够吸引阅读者反反复复的阅读。
了解过以上论文修改的普遍情况,以下罗列出几种论文修改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虚心征求别人的意见
在SCI论文的初稿完成后,一定要请教他人来看看,听听别人的批评,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当然,作者在听了别人意见后,要进一步消化、分析、取长补短,集思广益,进而通盘考虑,据弃自己的成见,吸收他人真知灼见,使SCI论文达到比较理想的水平。
二、热改法与冷改法交替使用
热改法,是SCI论文初稿完成后,趁热打铁,立即进行修改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记忆清晰,印象鲜明,改动及时,避免遗忘。缺点是:由于作者处于写作兴奋状态,对需要删改的部分不易看出,往往难以割爱。
所谓冷改法,就是初稿完成后,放上一段时间再修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避免热改法不够冷静、清醒的缺点。因为人脑的思维具有滞后性,初稿一写成,作者的思想和情绪还难以从论文中超脱出来,按原来固定思路,难以发现初稿中的问题,也难以判断论文写作的得失、成败。只有把稿子搁上一段时间,作者头脑冷静了,原来的偏爱和偏见也淡薄了,重读初稿,就容易摆脱原来固定思路的束缚。特别是作者经过阅读有关资料和思索有关问题,产生新的感受,新的认识,再看初稿就容易发现不完善、不妥当之处,通过删除多余、增补不足,使论文水平有新的提高。
三、反复阅读,锤炼字句
在SCI论文初稿完成后,诵读几遍,发现问题,然后修改。这种修改方法,对SCI论文中存在的一些毛病,如语句不通、衔接不紧、缺词漏字、情感不相称等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光看不容易发现,但一诵读就读出来了,甚至有时仅凭“语感”也能发现不妥之处。
四、拾当地使用修改符号,养成修改论文的良好习惯
SCI论文修改工作,一般是在原稿上进行,因此必须尽量保持整洁,修改什么,怎样修改,应该在书面上有清楚的表现。有些学生在修改稿子时往往乱涂乱画,这样不但不整洁,修改一多,也容易造成文字混乱。正确使用修改符号,是避免这种缺点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