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研技术服务
  • SCI解决方案
  • 科研单项支持
  • 医学进修
  • SCI影响因子
  • 学习资源
  • 优惠活动
  • 国自然基金│撰写研究内容时常见的问题
  • 发布时间:2018-11-12      作者:医刊汇     来源:网络
  •   研究内容部分是回答同行评议专家“这个项目研究什么”的问题,也就是是申请者为了论证假说从不同方向(角度、层次)设计的研究计划。

      研究内容是以科学问题为导向,紧紧围绕研究假说而组织设计的具体的、细化的研究框架;是研究涉及的主要方面,描述主要干什么事;是研究目标的具体体现与分解。那么,撰写研究内容时常见的问题有哪些呢?

      1. 没有紧扣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是项目的核心,研究项目实施的过程就是对科学问题做出解答的过程,因此研究内容要围绕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来设计,不同的实验研究都围绕一点,朝科学问题的更深层面展开。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相互脱节

      如果说研究内容完成过程是对科学问题做出解答的过程,那么研究方案实施过程就是研究内容完成过程。申请书中常见的一个败笔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之间相互脱节,研究内容要回答的问题在研究方案中没有可实施方案,或者实施研究方案后似乎不能回应研究内容。因此要特别注意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的一致性原则。

      3. 研究内容不呼应选题

      研究内容要围绕研究假说和研究目标去设计和选择,要呼应选题。研究内容不呼应选题,往往是由于研究内容偏离主题,或者设置的研究内容较多,而且研究内容之间的关系又不十分紧密。

      4. 研究内容“大”而“空”、重点不突出

      研究内容要能够顺利实施,如果大而空,势必导致研究内容太散、深度不够、研究目标不集中。有些人似乎认为,计划内容宁可多一些,也不能太少,常构思出需要几篇博士论文才能完成的项目,经费资助机构却不可能接受如此“不着边”的申请。计划内容过多会让人对你的判断能力产生怀疑,并且评审人也无法得知你是如何区分研究内容的重点的。

      5. 研究内容过于简单

      例如,“中医药干预在原发性肝癌的基础与应用研究”,题目很大,而研究内容仅是收集原发性肝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结果,电镜观察结果,然后是一组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的所谓“中医药干预组”,根本未体现“基础与应用研究”内容。

      有的项目研究内容只简单地用几句医学术语,既不是少而精的高度概括,也不是全面系统地论述,这样会使评阅人无法充分了解选题的深层次内涵。

      6. 把研究方法当研究内容来写

      研究内容是研究目标的具体体现与分解,是研究涉及的主要方面,描述主要干什么事,而不是怎么干,故不能把研究内容写成具体的实验方法。

      例如,探讨A药对B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这是一个较好的研究内容,如果写成“Western blot检测B基因的表达”,这就让同行无法知道你的研究切入点是什么,无法明白你要探讨一个什么样的科学问题。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ksci@yk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手机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