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研技术服务
  • SCI解决方案
  • 科研单项支持
  • 医学进修
  • SCI影响因子
  • 学习资源
  • 优惠活动
  • SCI医学论文写作要求
  • 发布时间:2018-07-30      作者:医刊汇     来源:网络
  •   SCI论文的写作发表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要需要不断的在学习过程中积累,在不断的精华浓缩里实现突破。因此,在进行SCI论文写作时,需要了解SCI都有哪些要求呢?

      1.题目(Title)

      关于论文的署名,我们需要考虑:指出关键的变量,模型,系统 / 种系,例如:The effect of X on Y in Z model尽量用名字和形容词,但不用特殊的行业术语避免用冒号,双引号等附加符号字数不能太多,有些杂志限定了题目的长度。

      2.摘要(Abstract)

      大多数读者由论文的摘要来判断自己是否值得往下读全文。因此,摘要的描述要简练易懂,能提供主要信息并吸引大多数读者的注意,不宜太详细。我们从写作的顺序来简要介绍摘要的写法:首先,用一到两句话概括整个工作的内容。拿医学 SCI 论文写作来举例,可以首先介绍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疾病,在什么系统,以及你要陈述的以前尚未被提及过的发现。

      其次,用几句来对你的主要发现进行描述,介绍一些步骤过程和机理,重点提及在实验上,系统(种系)上与其他研究不同之处。最后,用一两句描述来总结此项的意义。

      3.介绍(Introduction)

      同样以医学生物论文为例,介绍部分可以从整个领域的背景开始阐述,例如你研究的信号通路是如何与整个领域相关联,你的假设推理是如何填补了这方面认识的空缺等。整个介绍部分要引用比较全面的参考文献,但如果带有倾向性地引用自己原来发表的论文,杂志编辑一般会很快拒稿。下面是总结在撰写摘要时要注意的地方:必须提出研究的问题,并表明其重要性保持简练,不宜太长可以阐述实验方法,但不用提及答案结果直接引用最初文献,不能间接引用。

      4.材料及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这个部分的描述必要时要尽可能详细,便于别人可以重复你的实验,但也要避免过于详细。这部分的写作要点归纳如下:准确描述实验试剂的浓度、用量、实验温度、时间、n 值、仪器型号,材料的来源如果是动物实验,你必须提供实验许可以及遵守动物照管条例的证明; 如果是临床实验,论文需要表明已经得到发表的许可新发现的核酸或氨基酸序列需要在交稿前上传到 GenBank, EMBL,或 DDBJ 等公开数据库以便读者能够随时查看每个小部分以 1-2 句概括性的描述开头用过去时态能包含结果,除非这个结果是方法本身实现的或在后续方法中要用到的SCI 论文审稿过程对材料和方法部分一些常见的负面评论:实验方法不足以证明作者的推论必须提供其他的研究设计方案来佐证检测数据的方法不充分检测样品量太小或者带有偏向性实验的持续时间太短。

      5.实验图片(Figures)

      通常情况下,如果读者是同一领域的研究人员,他们看完论文的图片及图注就可以知道这篇论文大体所做的工作。因此,要标注好每一幅图片所展示的信息,但一般不超过 250 个英文单词。图片标注可以不写方法,但要标明 n 值。为确保后面印刷的质量,请尽量用最高像素的图片并按相关顺序排列紧凑。当采用柱状图时,优先用黑白色,然后是灰色或阴影的,最后才是彩色的。需要提出的是,有大概 10% 的男性是红 / 绿色盲,因此要避免使用红 / 绿色。同时,也不要为了起到装饰的效果而加一些额外的颜色、边框、小标记符号等。图片中的标记要有区别于其他区域的大小和形状。如果图片中有比例尺,要在图片标注中说明,而不是在图中指明。

      6.结果(Result)

      一些有经验的科研工作者甚至建议将结果部分的写作列为最初开始动笔的地方。因为实验结果部分的数据决定了哪些细节需要在方法中详细描述,哪些地方需要介绍或详细讨论。此外,不是每个实验都必须要写在论文中。关于实验顺利的描述方面,你可以按照进行的时间来排列,也可以按照重要性顺序。尽量避免太多数据出现在论文中,因为某些数据可以作为补充部分来呈现。在结果部分,应当简洁描述数据的差异,尽量把解释留在讨论部分。有一些必要的关系到不同路实验进行的逻辑性解释除外,譬如“由 A 导致 B,而 B 也是影响 C 的原因。 因此,我们来研究 A 是否和 C 有联系。”SCI 论文审稿过程对结果部分一些常见的负面评论:对结果的解释太多不准确的、不一致的,或者不充分的数据表格和图片不符合要求表格和图片中的信息没有真正支撑论文的论题包含了一些无关的数据。

      7.讨论(Discussion)

      以原创性研究论文为例,在讨论的开始阶段,通常需要对论文所做的工作进行总结并阐述将来可能应用方面。讨论部分不是对结果的重复说明,而是要详细解释每一步实验是如何支持你的主题论点。你也可以加上一些文献材料来再次支持你的观点,并强调你的发现对这个领域的研究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如果必要的话,你可以加上原创的示意图来说明一些复杂的信号通路。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ksci@yk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手机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