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研技术服务
  • SCI解决方案
  • 科研单项支持
  • 医学进修
  • SCI影响因子
  • 学习资源
  • 优惠活动
  • 干货 | 基金申请书写作中的几点经验
  • 发布时间:2018-07-20      作者:医刊汇     来源:网络
  •   对于科研人员而言,想要完成科研工作,离不开基金的支持,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便成了最好的选择。撰写基金申请书并非那么容易,小编在这分享一些基金申请书写作的几点经验供大家参考。

      1)把自己的初步结果,所采集到重要的材料等放到申请书中。

      基金虽说是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但是在项目评审时,审稿人都会把是否能实现预期目标作为一种考量。把自己的一些初步结果,图表等放到申请书中,可以表明申请人对所提出的问题是有研究的,也是有基础的。

      系统演化研究材料的收集是关键,给一个图表说明申请人已经获取的关键材料,能够增加实现预期目标的可信度。如古生物学是一个以发现为基础的学科,申请人应该在申请书中展示一些基本的材料,起码向评审人表明,申请人的研究材料是有可能获得的。

      化石材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果申请人的申请仅仅是建立在文献上,在申请时还无任何材料,是很难说服评审人支持。如果确实有材料,在申请书中展示出来则有百利而无一害。从零开始的基金申请书获得资助的可能并非没有,但是少之又少。

      2)务必写好摘要。

      申请书的摘要规定是400个字,务必要写好这400个字。把立项依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都在摘要中表现出来。这是申请书最先出现在评审人眼前的部分,要从一开始就给评审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笔者见过一些申请书的摘要,要么过于马虎,不到200多字就结束了,要不着边际,写了一大堆无关紧要的东西,别人还不知道申请人要干什么。对于摘要的400个字要做到惜字如金。

      3)运用好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申请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利用好。在申请书中,务必要参考本领域最新的文献。如果一个申请书的参考文献都是10年以前的,很难让评审人相信申请人的申请书是有新意?这是有些申请书被否定的主要因素。

      另外,务必要引用和参考本领域的顶级期刊的文献,这不是单纯技巧性的问题,引用什么样的文献,反映了一个科研人员对本领域学科发展状况的了解程度。

      如果申请人引用的文献全是来自于本领域的二流三流期刊,起码可以说明没有完全掌握本领域的研究方向。还有一点,申请人可以引用一些国内同行的文献,读一读国内同行的文献既是对国内同行的尊重,也是避免低水平重复的一个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是支持自己观点最重要的材料,笔者自己的申请书不仅在立项依据中使用参考文献,而且在描述研究内容的时候也使用参考文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4)合理运用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改版后的申请书,在最后设计了一个“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这么一个栏目。但凡有过基金申请失败经历的人,对于有些评审意见可能有欲说无处的无奈感。地球科学部的项目通常建议和鼓励申请人对评审意见进行答复和说明,如同修改论文的“response letter”,然后放到一个信封里,随同申请书一并提交。

      但是现在的评审人主要都是电子评审,放在信封里的答复新一轮的评审人看不见。笔者觉得可以利用这个栏目答复一下评审人的评审意见,但是这个答复必须心平气和,有理有据。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ksci@yk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手机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