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研技术服务
  • SCI解决方案
  • 科研单项支持
  • 医学进修
  • SCI影响因子
  • 学习资源
  • 优惠活动
  • SCI新手可以写什么类型的论文?
  • 发布时间:2018-06-30      作者:医刊汇     来源:网络
  •   好多小伙伴都有这样的一个困扰:我也想写基金,但是没有前期基础,没有SCI,好忐忑啊怎么办?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写。

      那么,对于没有写过SCI论文的新手小伙伴来说,可以写什么类型的论文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综述(Review):这是最容易想到的办法,但操作起来并不简单。SCI上的综述,大多都是牛人所作,对其研究领域做一个全面而深入的总结回顾,一般还是编辑约稿的。但如果你前期读了很多文献,对某个领域有深刻的洞见和独到的见解,也不妨一试,可以先给期刊编辑发封邮件,简要介绍下综述内容,问他是否同意投稿。同意的话就可以撸起袖子干了。

      信/评论(Letter/Comment):光从平时读文献中获取素材的话,这个类型也可以尝试。就是读完一篇论文有了一点感想,或者手头有别的数据、读过的其他论文支持/反对该文,就可以整理成一篇论文发表。不过更多见也更容易发的还是反对意见,所以处理不好的话容易得罪人。虽然科学的理想状态应该是百家争鸣的,但又不得不在意人情社会,全看你的魄力和演技了。

      要演戏就要演稳了:客观,就事论事。先简要介绍一下对方的论文,然后直接甩证据,最后讨论尽量语气平实,可以写成“我们得到了怎样怎样的结论,和某教授某文所述不一样,可能有什么什么原因(此时可以直接道出对方可能存在的问题,也别忘了分析己方因素),建议读者在做出临床决策时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之类。

      病例报告(Case Report):临床医生也很容易想到这个办法,毕竟手边的素材嘛,一挖一麻袋。但是,大家都是医生,谁没见过几个病例啊?所以要写病例报告的话,必须有亮点,要满足以下3点至少其一:(1)必须是首例报道;(2)必须是罕见的,独特的;(3)能够证明某个专家的假说或者理论。

      内容跟病房的大病历差不多,要包括首诊症状,诊断程序、方法,病情变化及治疗过程,治疗结果和跟踪随访。但除了报告病例本身,讨论的内容更为重要,包括医生的诊断/鉴别诊断思路和分析、既往文献的回顾等等。听说协和住院医平时的大病历也非常注重这部分,要是遇到符合要求的病例是不是翻译一下就可以投出去了。

      NEJM上有个麻省总院病例报告专栏,每周一例,是很好的参考,平时也可以当故事来读一读。

      临床实验研究计划(Study Protocol):以上三种类型都反映了你对自己所关注的领域有一定的见解,那么Study Protocol就是你把见解、想法付诸实践的前一步准备了。它是报道即将进行(或者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只需要报道相关研究计划(试验目的、试验方案等详细内容),不需要研究结果。

      当然也不必指望高分期刊,肯定高不了,而且这类论文本来也不要求多高分。比如BMC系列,对投Protocol类的稿件有个说明,如果能提供证据证明本方案已通过伦理审查或得到主流基金机构(major funding body)资助,那就不需要同行评审。不过多major才叫major,总之见过国内三甲医院的院级资助的Protocol,但也经过了同行评审。这样的基础大概能申请国自然的青年基金吧,当然有本实验的后续报道就更好了。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ksci@yk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手机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