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研技术服务
  • SCI解决方案
  • 科研单项支持
  • 医学进修
  • SCI影响因子
  • 学习资源
  • 优惠活动
  • 如何写国自然基金申请书?
  • 发布时间:2018-05-11      作者:医刊汇     来源:网络
  • 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需要提交一份申请书,优秀的申请书能打动评审,提高成功申请几率。对不少科研工作者来说,对写好基金申请书是比较迷茫的。其实,有关这一点,科研工作者就需要从项目摘要入手。

     

      项目摘要是评审人看到的有关项目的最初说明。在评审过程中,评审人把摘要作为整个申请文件的指南,他们对摘要的印象非常关键。一个有说服力且激动人心的摘要会吸引评审人的注意力和兴趣。另外,评审人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很多项目申请书做出评判,而你在项目摘要部分所写的简短、准确、令人印象深刻的话语会使你的申请脱颖而出。

    摘要是展现申请项目特色的地方,是对整个项目精髓的提炼,是项目申请书的核心,是课题的心脏,要做到句斟字酌,要在有限的空间内,言简意赅地表述整个申请书的精华,使这颗心脏跳动起来。

     

    一、摘要的功能和基本特征

     

      摘要是项目申请书的第一部分,也是最简短的部分,项目摘要至关重要的功能就是用400个字高度概括整个申请书核心内容,要让评委清晰知道项目最核心的5个方面的要素:

      (1) 该选题的必要性和创新性如何;

      (2) 该课题的科学问题和科学假说是什么;

      (3) 核心研究内容有哪些;

      (4) 预期研究结果和目的如何;

      (5) 拟开展的工作将产生什么样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因此,摘要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它必须准确反映项目中最重要的元素。

      摘要的基本内容

      因为有400字的字数限制,要在400字内表述清晰、简洁、准确、令人兴奋——这无疑是一个挑战。要千锤百炼,言简意赅,充分利用好空间,不要浪费文字资源,画龙点睛地把项目中最重要的元素表达出来。

    项目摘要是申请书最重要的部分,是申请书的核心,是申请书的心脏。人的心脏有4个腔室,摘要也可分层次清楚的4个部分:课题科学问题及其重要性的陈述;科学假说的论证与提出;验证科学假说的核心研究内容及其目的;拟开展的工作预期达到的研究成果及其科学意义。

     

    二、摘要的质量要求

      摘要是用有限的文字表达一个项目研究计划的精髓,使评审者能通过400字的内容认识到项目的核心要旨和所蕴含的科学价值与创新性,所以不仅要精练简明、语义确切、条理清晰,结构严谨、上下连贯、句句衔接,构成整体,更要将研究内容的深度与广宽溶为一体,做到创新性、科学性与可行性间的良好衔接,使人读后留下深刻印象,乐于往下读。

      请记住,你在摘要部分所写的任何内容,都会用于强调你研究的主要方面,所以一定要确保按你的本意进行写作,要避免误导读者至该项目申请书真实主题以外的其他地方。

      所写的摘要不仅能使同行较好地了解申请项目的基本要点,还要能被有科学素养的非专业读者所理解。要做到这一点可能对一些作者来说非常困难,但这是非常值得的,因为花费时间完成这简洁但重要的部分将会使你的项目申请书更容易被评审专家认可和理解。

      申请书摘要、题目和正文之间的连贯性

    在写摘要时,要注意摘要与题目之间的连贯性以及摘要与申请书正文之间的连贯性。要明白,你的课题题目实际上为评审人设置了一个预期:在阅读题目后期望尽快了解更多的摘要信息。你能想象申请书的摘要与题目之间的信息不相干吗?你的摘要实际上也为评审人设置了一个预期:在阅读摘要后期望尽快了解更多的正文信息。你能想象申请书的摘要与正文之间的信息不相干吗?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

     

    三、申请书的写作宝典

      一、标书如人  标书如人,而标题和摘要就像漂亮的脸蛋,要言简意赅,突出研究意义,给评委以清晰、深刻的第一印象;正文就像一个人的躯体,要曲线分明,该简练的地方就不要啰嗦,该详述的地方就要把事情说仔细、说清楚了。只有充分回答了你要做什么?如何做?为什么要让你来做?”这三个问题,才能说是完整;而标书的细节,比如语法、文字、排版等就如同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躯体之下的内涵体现。虽然是容易让人忽视的细节,但却能反映出申请人的性格和行事作风,比如是否细心,是否有条理,是否有责任感等。这一点,很重要,却经常为申请者所忽视。如果你做到了以上的这几点,那就等于塑造了一个丰满立体又充满魅力的形象,获得评委的垂青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二、知己知彼 拥有良好的科研切入点和思路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但如果在填写基金申请书时不善于表达则很难通过越来越苛刻的评审之关。写论文被一家杂志退稿之后还可以有申辩的机会,或另投稿到其他杂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却是独此一家,一年只有一次申请机会,即使由于不十分合理的评审意见被拒绝也没有解释的机会,只能等到第二年从头再来。

      但如果你这样做,那问题又出现了:拿前一年的材料去申请同样内容的项目,创新性有可能已经不再存在,或者在技术路线上可能已经有了更为新颖和简单的手段。

    在动手填写申请表之前必须切实地浏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页,了解相关文件和动态,其中当年的申请指南、申请办法、评审办法以及管理办法等文件都是非看不可的。这些文件极其重要,在没有认真阅读之前不要匆忙填表。必须明白,项目获得通过的惟一依据是申请书的相关评议结果,因此,一定要按照基金委制定的规章制度或相关指南行事。

     

    三、 “具体步骤 以下是笔者填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的切身体会,未必正确,仅供参考。为便于表述,将按申请书的填写顺序指出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

    1. 主要研究领域主要研究领域应该填写的是领域或者一个相对固定的研究方向,不少人却填写一个具体的研究项目名称,这显然不合适。

    2. 摘要摘要只可以填写400个字,所以需要仔细斟酌,凝练成句。经常发现一些申请者浪费这一珍贵的空间,用过半甚至大半的篇幅来阐述背景资料。切记,评委大都很忙,有时候摘要成为部分评委了解申请书全部亮点的主要途径,应该在这部分尽可能多地谈论自己的东西。通常用第一句话来简介最精要的立论依据,用最后一句话来阐述研究的学术意义,中间的大部分文字则用来介绍申请项目的核心内容,也就是最容易打动评委的那些亮点。

    3. 项目组成员  应该只列入那些对所申请的项目有用之人,千万不要将上了年纪而没有相关学术积累的行政领导硬拉进来。行政领导或许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如果离开其所在的科室或单位,认识他们的同行并不多,被认可的可能就更稀少了。项目分工要尽可能明确,切不可使用参与实验之类模糊的语言。特别注意不要留下理论指导或者实验指导类这样的字眼。作为申请者,还需要别人来给予理论指导,这就等于告诉评委:申请人还不具备主持研究项目的能力。

    4. 项目的立论依据绝非越长越好,切不可写成一篇面面俱到的综述,不会有太多人有时间和精力来阅读那些与自己工作关系不大而又不得要领的长篇大论,建议最好别超过 1500 字。有人喜欢从外文杂志下载和剪裁一两幅标满英文符号和单词的示意图附在这部分,其实并没有此必要,除非那些示意图是申请人自己画的,是基于自己工作的总结。

    5. 参考文献  列出 10-20 余条足矣,申请人没有必要告诉别人自己已经阅读了浩瀚的文库。这些文献如果有一两条是申请人自己所发表的论文那将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但又不能太多,否则评委有可能认为除了申请人本身,其他感兴趣的人并不多。

    6. 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可以各列出 2-3 条,不能罗列太多,更不可大段描述。

    7. 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是整份申请书的灵魂,许多认真的评议人和评审专家就是主要依据该部分来判断一份申请书优劣的。申请者应该将技术路线和方法仔细阐述清楚,不可因为所谓的保密需要而有意省略一些必不可少的实验步骤。不然,评委有可能认为申请人填表不认真或者不得要领。

    8. 可行性分析以及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这实际上是给申请人一个机会说明自己的能力和思想,不能装斯文扮低调,更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夸大自己的业绩通常都逃不过评议人的眼睛。  

    9. 预期研究成果有些人喜欢在预期研究成果中表决心要发表 SCI 论文若干篇,实际上大可不必。如果申请书的其他部分有硬货,不提 SCI,别人也会相信申请人能出好东西;如果申请人从无 SCI 论文,这会儿不说也罢,以免弄巧成拙。

    10. 申请人简介  在申请人简介中应把最能说明申请人具有主持项目能力的全部学术积累简单的填写出来。一些评委拿到一份申请书首先就直接翻到这一页,看看申请人有没有相关的研究背景。如果没有,那是很不好说话的;相反,如果申请人有充分的资料显示自己有能力完成所申请的项目,其他部分受关注的程度则可能会降低。发表论文的清单尽可能选取那些与拟开展工作相关的论文,切不可为了充数将一些与所申请主题不相干的论文也拉进来,这不会有什么好处。论文清单应参照本学科主流期刊的格式,如医学领域最好符合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的格式。值得指出的是,列出的论文作者中必须要有申请人的名字。

    项目组的其他成员同样重要,尤其是他们发表的论文清单。总之,申请人必须实事求是地提供资料,显示出自己是一名优秀的学术带头人,目前正在领导一个奋发向上的科研团队。

     

    总而言之,申请书是很严肃的事,是一个严密地完善科研设计的过程,而非简单的文书写作。我们想写好一份申请书,还需多借鉴他人的写作经验和方法。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ksci@yk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手机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