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研技术服务
  • SCI解决方案
  • 科研单项支持
  • 医学进修
  • SCI影响因子
  • 学习资源
  • 优惠活动
  • 医学职称论文投稿也是一门学问!
  • 发布时间:2018-03-30      作者:医刊汇     来源:网络
  •   医学职称论文写作是医务人员经常要撰写的东西,不仅要在撰写论文上下功夫,同样如何进行投稿也是一门学问,通常我们需要搞清楚投稿不中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1、构思不清

      构思是对整篇论文的布局、顺序、层次、段落、内容、观点、材料、怎样开始和结尾的思维。构思时论文的主题中心要明确,用以表现的材料要充分、典型、新颖,结构上要严谨、环环相扣,只有潜心构思,才能思路流畅,写好提纲和论文。

      2、 以摘要代替前言

      摘要动辄几百个字,充斥着各种实验方法和数据。有些作者特别喜欢罗列数字,让人看得头晕眼花。而到了正文的前言部分,反倒惜墨如金,几十个字了事。这样的前言作为摘要的背景部分还差不多。

      多数期刊要求摘要限制在250个单词以内,作者必须以最简洁的语句阐明论文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而前言则应回顾研究背景,提出问题或假说。很多中文作者对此没有理解,只是简单的说明研究目的,而对研究背景和问题不加理会。

      3、思路或意思表述不充分

      长期从事科研与论文写作的一线医学工作者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思路或意思表述的不充分多半就是源自文献阅读量不够。一篇论文存在刊发的可能性不是因为出现了阳性的结果,而是能为其他医学工作者提供学术指引,能解决别的研究未曾解决的学术问题。

      从以上方面看来,没有一定文献阅读量就不会了解研究的进展,也不能为本研究提供一个学术定位。SCI期刊审稿人在审稿的过程中并不看论文的结果是阴性还是阳性,最重要是看究竟有无学术意义。

      4、修改不够仔细

      修改是对初稿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对文字进一步加工和润色,对观点进一步订正。修改过程中需注意下列问题:1.文题是否相符;论点是否鲜明;2.论据是否充分;论证是否严密;3.布局是否合理;结论是否科学客观;4.用词是否符合医学术语;5.文稿是否符合医学写作规范或稿约。

      当然,医学职称论文出现的问题远不止这4个问题,医学工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还要从论文出发,来避免出现的各种问题。那么,为了提高论文的命中率,应该如何进行投稿呢?

      一、选择合适的核心期刊

      投稿前,应大致了解自己所在领域都有哪些相关的核心期刊,以医学影像学期刊为例,有许多专业性很强的期刊,同时也有综合影像学杂志,如《中国临床医学影像》即为综合影像学杂志。同时影像学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许多综合性期刊也发表影像学的论文。

      选择期刊时,专业性期刊和综合性期刊应同时考虑。有些作者错误地认为只有专业性期刊才发表专业性论文,因此只向专业性期刊投稿,无形中缩窄了论文发表的渠道。

      二、了解拟投核心期刊的外部特征

      每种期刊都有自己详细的稿约,一般刊登在每年的最后一期或第一期。投稿前,应仔细阅读拟投期刊的稿约,并大致对期刊进行浏览,了解该期刊的出版时滞、出版周期、栏目设置及是否需要中英文摘要等,尽量使论文在形式上符合要求,不可漏项。

      三、投稿前注意事项

      投稿前应大致浏览拟投期刊最近几期的内容,一般来讲,同一期刊是不可能在近期重复刊登同一内容的,如果自己的论文与拟投核心期刊已刊登过的论文雷同,就不要再投给该期刊,应转投他刊,这样可以扬长避短。

      目前大多数编辑部都要求稿件为打印稿件,拒收手写稿,打印稿件字迹清晰工整,但大多数稿件都非作者本人亲自打印,其中误打漏打之处很多,作者要特别注意仔细校对,保证和原稿一致。投稿前还应附单位介绍信,写清联系方式。

      四、审稿过程中作者的配合

      编辑部在接到作者的投稿后,都会寄给作者回执或发电子邮件,上面有稿件编号,作者应记住此编号,以便查询稿件处理情况。对于编辑部提出修改的稿件,一定要在规定期限内寄回,以免延误发表。

      目前大多数期刊都对所刊登的论文收取一定数额的版面费,作者应及时交费。论文排版后,编辑部会将校对稿寄给作者,请作者自己校对,此时一定要认真对待校对稿,有些作者错误地认为校对稿中不会有错误,因此只字不改。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ksci@yk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手机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