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研技术服务
  • SCI解决方案
  • 科研单项支持
  • 医学进修
  • SCI影响因子
  • 学习资源
  • 优惠活动
  • 国家自然科学立项依据撰写要素
  • 发布时间:2018-03-24      作者:医刊汇     来源:网络
  •   立项依据是要回答同行评议专家“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的问题,即申请者要在立论依据中明确表达出自己要做什么,有什么理由做这个和怎么做,这是项目成立的关键性问题。

      构成“立项依据”要素有五个方面:科学问题、研究假说、预实验、研究思路和文献。

      1. 申请者要有凝练的科学问题:

      是否有凝练的科学问题是项目能否获得资助的重要因素。在这一部分,申请者要紧紧围绕要研究的科学问题,以说明这个科学问题是必须突破而尚没有解决的瓶颈问题为论证的主线,结合他人和自己在该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展开综合性地分析和论证。

      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体现出创新性和研究价值。申请者对科学问题的凝练程度取决于其对项目选题的理解程度,同时也是项目能否获得资助的重要因素。

      2. 申请者要有清晰而科学的解决科学问题的“研究假说”:

      科学的“研究假说”是项目的灵魂,一份成功的申请书就在于有明确的、新颖的、吸引人的、科学的“研究假说”。在“立项依据”部分,申请者要紧紧围绕要研究的科学问题,在研究动态的分析过程中,融合自己的预实验和前期研究工作,旗子鲜明地提出项目的“研究假说”。

      3. 与拟申请研究内容有关的预实验结果:

      1)预实验结果预示着尚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也是打动评审专家的重要因素。申请者能提供的深刻而扎实的预实验结果,可体现出项目的可行性,可让评议专家相信进一步研究下去能得到重要的发现,能解决科学问题,能实现预期研究目标。

      2)预实验结果是申请者提出科学问题的关键。同样的预实验结果可能在不同的申请者中提出不同的科学问题,因此评议专家乐于看到申请者基于预实验结果是如何思考的,乐于知道到申请者能否据此提出正确的科学问题 (江虎军,2005年)。

      3)预实验结果是申请者提出研究假说的关键性基础。绝大多数申请项目都有一定的预实验数据,问题的关键在于申请者能否对这些数据给予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并提出科学的研究假说,这样才利于评议专家给予准确的评议,才使自己处于优势地位(江虎军,2005年)。

      4)不一样的预实验结果必定能得到不一样的评议结果。提供的预实验数据的质量和多少直接反映出申请者所陈述的项目故事是否生动、完整。预实验数据质量不佳的项目表现为肤浅,缺少应有的逻辑性,不会给评议专家留下深刻印象。因此申请者在申请之前应注意多积累与课题相关的高质量数据。

      预实验结果在后面的“研究基础”中要展示出具体的实验数据、图表,在立项依据中要论述预实验的来龙去脉,你是如何思考的,并在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说”。

      4. 申请者提供验证“研究假说”的研究思路:

      不要以为“研究方案”部分有详细的研究思路,不必在“立项依据”部分谈自己的研究框架。没有提出研究思路的“立项依据”是不完整的,在“立项依据”部分中的研究思路是要陈述申请者解决科学问题和验证研究假说的研究线路框架,体现出申请者对如何解决科学问题的一个致密的思考过程。从这些研究框架中,可以看出申请者对研究模式和研究策略的把握程度,这也是评议专家关注的一个重点。

      5. 充分而恰当的文献:

      文献是论证科学家问题和研究假说的重要依据,科学、合理使用文献资源是项目申请书撰写成功的基础和关键,也是立项依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立项依据实际上是一篇小综述,要对现状、问题和进展作出分析,明确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还存在什么问题,本课题拟采用什么办法解决什么问题。要把这些问题论述得有理有据,就需要申请者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详实而深入的文献调研,要对相关文献有充分而深入的把握。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ksci@yk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手机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