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例报告是医学文献的第一线证据,对医学科学具有重大意义。由于与工作紧密相连,不少医生都会选择写病例报告。相对来说,病例报告是比较容易的医学论文写作类型。
一、如何选病例?
作为一名医学生或医生,应时刻保持对特殊或有趣病例的嗅觉。不过,寻找一个值得探究、且值得深究的病例还是极具难度的。一篇合格的临床病例报告应具有立意清晰、概括性强、推广性高三大特点。从现有的众多病例报告来看,病例报告具有以下特点(一项或多项):
1. 罕见的或不寻常的发现;
2. 治疗相关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
3. 多种症状重叠或并发,容易误诊;
4. 阐明一种新的理论;
5. 对当前的经典理论提出质疑;
6. 作者在病例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病例报告内容有哪些?
病例报告大多需要包含摘要、前言、病例、讨论、结论这五个内容。
1、摘要:摘要需简介整个病例,要讨论的问题,还有本案例传达的信息,病例报告的摘要通常非常短 ,最好不要超过 150 字。
2、前言:前言会介绍案例要处理的问题,在必要之处引用相关的文献,前言通常会用一句话结尾:叙述病患和病患遭遇的基本情况。
3、病例:这个章节需要依照以下顺序提供病例信息:
1)病患叙述;
2)病历;
3)身体检查结果;
4)病理检查和其他检查结果;
5)治疗计划;
6)治疗预期结果;
7)实际结果。
病例介绍要清楚地交待病程经过的必要细节,要有病人的发病、发展、转归及随访的结果等。切忌将原始病历照搬,避免使用各种非客观性,各种怀疑或推测性语句。因病例报告所撰写的是罕见的或是有特殊意义的病例,故应将有特殊意义的症状、体征、检查结果、治疗方法详细描述,突现重点。
4、讨论:这是病例报告最重要的部分,通常是期刊判定病例是否值得发表的关键章节。开头可从前言已提到的信息开始发展,着重在为何该病例值得注意还有它牵连的问题。
然后简介同样主题的既有文献。(如果期刊要求文献回顾为独立章节的话,要放在讨论之前。)讨论病患的主要情况已有的理论和研究发现,整个综述应收敛到病例中引发疑惑的主要原因以及最主要的挑战。
最后将病例与文献连结,说明病例传达的信息,作者需要阐明这个病例与目前对该问题的认知是否相同,本案例的证据对未来的临床时间有何价值与贡献。
5、结论:依据期刊要求的格式,病例报告会以以结论或概要作结,这部分需带读者看此案例报告涵盖的重点,作者可以提供建议反馈给医生、老师或研究人员。有些期刊不想要将结论独立成一个章节,那么可以改成在讨论章节的最后一段进行总结。
三、病例报告有哪些常见问题?
为了更好的写好病例报告,在写作时,医生要注意避免以下10个常见问题。
1)设计缺陷,样本不足,统计处理缺陷或不当或解释不科学。
2)题目提炼不好或文不切题。
3)不采用结构式摘要。
4)引言不当:引言是正文的开始,在于引入主题内容,说明论文目的,主要叙述该论文的动机、目的、内容和意义。简言之,引言就是提出论点,指明目的。还可简要介绍历史背景,使读者了解该课题的来龙去脉、历史渊源。
5)摘要、引言、结果、讨论中有不必要的重复,讨论写成了综述和教科书式。
6)计量单位和符号使用不规范。
7)不善于用图文表达。
8)概念不清晰或术语不规范。
9)因果关系的推理判断上不严谨和脱离实际。
10)语言能力欠缺导致的论文不够简明清晰甚至文理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