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研技术服务
  • SCI解决方案
  • 科研单项支持
  • 医学进修
  • SCI影响因子
  • 学习资源
  • 优惠活动
  • 医学论文数据统计常见的10个问题
  • 发布时间:2017-11-29      作者:医刊汇     来源:网络
  • 医学论文写作离不开数据统计,数据统计是作者需要重点注意的地方。不少医学工作者在统计数据时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大致有以下10种,这些都是作者在统计数据时要注意避免的。


    1.未建立或未使用多元医学参考值范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临床实践中出现了许多新仪器,新设备,如一滴血可查出数十项指标结果。故临床医师在实践中常用多项(即多于1)指标判断某功能或状态正常与否。此时应注意:(1)不能用单指标方法确定的单指标参考值范围来逐个判断多项指标观测值;(2)对多指标观测值,不能用单指标方法确定多指标医学参考值范围;(3) 注意诊断试验评价结果;(4)建立参考值范围的观测例数应不少于100例。


    2.未进行可信区间估计:对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通常涉及均数、率、相对危险度。如血管扫描的准确性为92%(81%100%)。注意:(1)观测例数适宜;(2)若诊断符合率的上限接近100%。提示新方法是可以推荐使用的;而若下限接近50%,则提示此新方法无使用意义;(3) 数据分布近似正态分布,或变量变换后近似正态分布。


    3.未进行一组构成比资料的统计分析:一组构成比中任何两个构成部分间可以比较,当对任一构成部分做结论时要考虑假设检验,同时注意构成比最大为100%


    4.未按有序分类资料分析:有序分类资料(或等级资料)一般应进行秩和检验,仅当配对设计的双向有序分类资料(R×C)研究相关关系时做χ2检验,要注意识别有序分类资料。


    5.未按设计整理统计表:常见的是将配对设计的双向有序分类资料(R×C)误整理为单个样本的有序分类资料,把配对设计的四格表误整理为一般四格表等。


    6.使用不适宜的统计图、表:表中不应列出各样本部分指标均为相同的观测值,如均为零。对一些图,要注意观察相邻刻度线的数值是什么关系?若为倍数关系时要考虑用对数线图或半对数线图。注意将统计学基本原则与期刊编辑要求相结合,如列表,制图应注意节约版面。


    7.未合理描述变量间关系:例如要分析IL-6含量与特异性IgM滴度呈正相关,绘图时只能以IL-6IgM分别为XY变量绘制散点图,观察两变量间关系。若IL-6含量、IgM滴度是均随病日变化的曲线,则只能分别分析IL-6含量、IgM滴度随病日变化规律,对两曲线分别拟合曲线方程,对曲线方程进行比较。


    8.对随访资料未用生存分析:随访资料一般观察时间长,常有失访病例,且经常进行多因素观察,应作生存分析,可进行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病例对照研究常是多因素观察,当有失访病例时用Cox模型,否则用Logistic回归。随访资料中常计算一些率,当率小于0.050.1时,要考虑Poisson分布处理。


    9.未选用多因素分析:在诊断、治疗、预后及病因学研究中常进行多因素观察,多因素数据用单指标分析方法,则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信息与结论。故进行资料处理时注意该数据是否应作多因素分析。


    10.对配对设计资料未用配对统计分析方法:对配对设计资料有其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若误用其他统计分析方法,则经常得不到预期结论。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ksci@yk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手机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