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武汉工程大学陶瓷膜科研团队研发的一组(8 项)专利,作价 2128 万元,入股湖北迪洁膜科技有限公司。学校依照相关法规,将收益的 90% 即 1915.2 万元奖给研发团队。
科技成果“三权”管理改革试点,只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制度体系已初步形成,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有效破除。”16 日,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透露,2015 年,20 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成果转化合同近 400 项,合同金额超过 14 亿元,以作价入股方式成立科技型企业 83 家,奖励科技人员近 2.6 亿元。
中办、国办于 2015 年 8 月印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到 2020 年要完成的任务中,其中 83 项任务已完成,总体完成率达 58%;60 项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时间进度近 1 /3,任务完成近 2 /3。
刚刚过去的 2016 年,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部曲”频频带来利好:转化收益全额留归单位,对科技人员奖励比例提至 50%,解决了科技人员获得股权后还未取得现金收入就要纳税的难题,担任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也可获得转化奖励,建立领导人员价格决策免责机制……
不仅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斩获进展,激励企业创新的普惠性优惠政策也有了回报。2015 年,全国享受加计扣除优惠的企业达 5.36 万户,减免税额 759 亿元,比 2008 年增长约 6 倍。“据调查,97.5% 的企业在享受加计扣除政策后,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贺德方说,针对科研人员诟病的项目申报和人才评价,将以重点研发计划为重点优化立项管理流程,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等。
2016 年,国务院批复同意京津冀、上海、广东(珠三角)等 8 个区域改革试验方案,在市场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改革探索。
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介绍,目前国务院授权的 169 项先行先试重大改革举措,已有 132 项启动实施;国务院同意地方自主探索的 700 多项改革举措,已有近半启动实施。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批制度和政策供给,如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编制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