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研技术服务
  • SCI解决方案
  • 科研单项支持
  • 医学进修
  • SCI影响因子
  • 学习资源
  • 优惠活动
  • 如何回复审稿人的修改意见?
  • 发布时间:2017-02-07      作者:医刊汇     来源:网络
  •   期刊编辑在对你所投递的稿件进行初步审核之后,会转交专业审稿人进行审核,并收集审稿人意见进而对稿件的接受与否做出进一步的判断。所以,在SCI整个发表个过程中,审稿人的选择与回复尤为重要。

      而许多的期刊会让投稿者在投稿时顺便推荐适当的审稿人。故而对于每个作者而言,如何选择审稿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而在投稿之后,我们还会收到审稿人的修改意见。怎么适当的回复才能更有利于发表呢?

      研究论文需要同行评议,同行最有发言权,但有时“同行是冤家”。看到优秀的工作成果,审稿人可能会很兴奋,但也有可能发现作者所做工作正好是自己正在进行的工作,于是,审稿人将所审论文扣压而抢先发表自己的论文,甚至将作者的思想剽窃为自己的思想等事件也时有发生,作者万般痛苦却又无可奈何。

      为了既保证同行评议的权威性,又保护作者的利益,许多期刊赋予作者建议审稿人名单并排除潜在“敌人”的权利,但作者又怕因此得罪同行,左右为难。

      据美国《科学》杂志在线新闻报道,在最近召开的第五届国际同行评议与生物医学出版会议上,最新的研究显示了非常有趣的结果:审稿人对引用自己工作成果的论文更倾向于建议接受,论文的作者则知道谁是潜在的“敌人”。利益与冲突是如此的交织,作者、编辑和审稿人之间有许多心照不宣的默契。

      引用审稿人的论文

      教授们总会给学生这样的建议:如果你希望论文被接受,就引用潜在审稿人的论文吧!但这仅仅是作者的如意算盘吗?或许不是,一项新研究表明:如果审稿人发现自己的论文在所评审的论文中被多次引用,那么这位审稿人就不太可能提出拒绝这篇论文的建议。

      排除潜在的“敌人”

      作者写论文和编辑处理论文都是件苦差事,其中之一是许多期刊的编辑都要求作者在递交论文时回答一个简单而又令人吃惊的问题:建议论文审稿候选人名单,或指出谁不适合做论文的审稿人。

      许多作者都拒绝回答这个问题,但又不得不填写编辑部要求的这个表格。在同行评议和生物医学出版第五届国际会议上,三个研究同时指出:作者对审稿人的选择建议能明显增加论文被接受的可能性。

      让作者建议审稿人名单有益于作者:作者可能比编辑更明白谁最有资格来评审他们的工作,他们有正当的理由保护自己敏感的研究结果不被有利益冲突的竞争者接触。但作者也担心这样的建议会让论文受到怀疑,或者冒犯、得罪其他的科学家。

      结果,许多作者拒绝建议审稿候选人,而且只有极少数的人会提出不能做审稿人的名单。

      在投期刊杂志的时候,幸运的直接Accept,如果可以Accept with minim revision也还算不错,基本上调调版式改改文字就可以满足要求。

      但如果遇到Accept with major revision也一定不要气馁,因为机会仍然存在,所谓大修一般可能是缺少必要的实验或者证明支持,说服力不够。

      编辑给你修改的机会也是因为他们看中论文的内容,所以一定要针对审稿人的意见认真修改。

      这个过程是个很有收获的过程。

      但如果真的不幸遭遇Reject,也不要灰心,好好地学习审稿人的意见,通常他们的意见还是非常专业与中肯的,然后逐条修改后再向该刊或者他刊发起新一轮的进攻。

      其实在回复审稿人意见的时候,除了写清修改内容外,还有一些话是必须要写的。对审稿人的意见提出不同的看法也应该讲究一定的技巧。

      首先,绝对服从编辑的意见。在审稿人给出各自的意见之后,编辑一般不会再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是,编辑一旦提出某些意见,就意味着他认为这是论文里的重大缺陷,至少是不合他的口味。这时,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只能是服从。因为毕竟是人家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

      第二,永远不要跟审稿人争执。跟审稿人起争执是非常不明智的一件事情。审稿人意见如果正确那就不用说了,直接照办就是。如果不正确的话,也大可不必在回复中冷嘲热讽,心平气和的说明白就是了。

      第三,合理掌握修改和argue的分寸。所谓修改就是对论文内容进行的修改和补充,所谓argue就是在回复信中对审稿人的答复。这其中大有论文可做,中心思想就是容易改的照改,不容易改的或者不想改的跟审稿人argue。对于语法、拼写错误、某些词汇的更换、对某些公式和图表做进一步解释等相对容易做到的修改,一定要一毫不差的根据审稿意见照做。

      而对于新意不足、创新性不够这类根本没法改的,还有诸如跟算法A,B,C,D做比较,补充大量实验等短时间内根本没法完成的任务,我们则要有理有据的argue。在Argue的时候首先要肯定审稿人说的很对,他提出的方法也很好,但本文的重点是......,跟他说的不是一回事。然后为了表示对审稿人的尊重,象征性的在文中加上一段这方面的discussion,这样既照顾到了审稿人的面子,编辑那也能交待的过去。

      第四,聪明的掌握修改时间。拿到审稿意见,如果是minor,意见只有寥寥数行,那当然会情不自禁的一蹴而就,一天甚至几小时搞定修改稿。这时候,问题在于要不要马上投回去了?可以先放一放,多看一看,两个星期之后再投出去。这样首先避免了由于大喜过望而没能及时检查出的小毛病,还不会让编辑觉得你是在敷衍他。如果结果是major,建议至少放一个月再投出去,显得比较郑重。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ksci@yk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手机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