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赞美医者的新闻,数不胜数:“跪地做手术”、“连续手术十几个小时顾不上吃饭”、“ 最美怀孕6个月的女医生,挺着大肚子在一天内连做了两台手术,最终累倒在手术室外”。
近日,又看到一条新闻:连做7台手术,他累得席地而卧。近日,南京53岁的医生陆澄早6点半离家,7点查房,8点半开始连做了7台手术,一直到晚上8点半还未结束。术间太累,他席地而卧。这一幕被同事拍下,感动无数人。他说这对外科医生来说很常见,病人把整个人交给你,你就要全心全意地对病人负责。
这种辛劳、敬业和职业精神听起来似乎很让人感动,可是,我们忍心去赞美这样的辛苦吗?敬业精神值得佩服,但让人觉得缺乏人性化,也隐藏着风险。正如有网友评论说:这样的工作强度,医生自己的身体就不用说了,排在后面几台手术的病人家属如何放心?对医生、对患者都有风险。为什么就不能合理安排资源,为什么不能让医生休息一下?
不是说不要“爱岗敬业”,也不是说辛苦和勤奋不值得尊重,而是不必用力过猛,不能总停留在“好人”层面而模糊“专业”这个关键点。一个好医生首先是一个医术精湛的医生,一个好法官首先是一个法律判断专业的法官,一个好警察首先是一个有着很强侦查办案能力的警察,难道不是吗?不要用泛煽情的逻辑和违背常情常理的超道德行为虚化和矮化专业能力。
医者,除了临床,还有繁重的科研学术任务需要完成。当他们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临床上,他们在学术科研上的时间反而少之又少。
外行人可能理解医者背后的很多苦衷,比如医疗资源的短缺、患者手术需求太多、还有外科医生习惯性的工作节奏,但外行人不了解的是医者为了医学职业的发展顶着巨大的科研学术压力。这种时候,医者真正需要的并不是廉价的赞美。
医刊汇,作为医学者们的学术服务提供者,站在医者的角度,审稿人的立场,汇集医学学术大牛的学术经验,真诚为医者提供可行的学术方案。众人拾材火焰高,科研成果的最终成功需要他方助力。医刊汇就是这样一种角色:让医者回归真实的生活,在临床与科研之间找到平衡点,最终得实现科研理想。
在虚幻的赞美和实际的行动中,医刊汇更愿意给医者最切实的学术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