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全称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其出版形式包括印刷版期刊和光盘版及联机数据库,还发行了互联网上Web版数据库。SCI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约3500种。ISI通过它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而且每年略有增减,从而做到SCI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最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的SCI论文数量增幅一年比一年大。2010年被SCI收录的学术论文数量已经仅次于美国,超过美国的那天也是指日可待。它表明我国的科学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不过这引起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关注和稍许不安。但是,很多中国人和国外学者都认为中国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进步其实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大,几乎所有产业的核心技术还是掌握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手里。一些国外学者直言,中国在科学研究方面是高投入低产出。作者认为,学术评价唯SCI论文马首是瞻是造成我国科学研究高投入低产出的主要原因之一。
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始将SCI论文发表数量作为评价学术研究水平的主要依据,如今已愈演愈烈。不可否认,鼓励发表SCI论文对高校和科研机构奖勤罚懒、促进科学研究水平提高的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已经到了唯SCI马首是瞻的地步,让经常发表EI论文的人都感觉底气不足,带来了很多严重的负面作用,阻碍了我国科学研究水平的真正提高。
中国人发表SCI论文的代价很高
SCI收录的学术论文其实也是鱼龙混杂,有美国学者分析认为,真正有价值的论文也就只占SCI数据库的5%而已,但是中国人还是趋之若鹜,因为发表SCI论文可以让作者名利双收。然而,在国外刊物上发表SCI论文是有基本条件的,创新性和数据准确是前提。创新性对想法非常多的中国人来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数据准确性必须依赖先进的科学仪器。在绝大多数中国科研人员看来,用高价进口的科学仪器获得的数据是绝对准确可靠的,为了多制造SCI论文,我国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更愿意高价进口科学仪器设备,导致国内的实验室成了高价进口科学仪器的一统天下。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科学仪器和设备替代进口,在未来的日子里依然希望渺茫。我国往往必须以数倍于原产国的价格进口科学仪器,加上这些进口科学仪器的利用率远没有西方国家的高,所以中国人发表SCI论文的代价非常高。
第一时间看到好东西的是外国人
在国人对SCI论文发表数量和高引频次的疯狂追求之下,我国的论文作争先恐后地将最好、最新的科研成果发表在国外主流学术期刊上。数据比较好、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一般都投给了国外的SCI论文源刊;数据一般的才会投给国内的SCI源刊和核心期刊;数据差的就交给国内不入流的非核心学术期刊。因此中国人自己只能从国外学术刊物上见到中国人比较好的科研成果,国人的创新思想被发达国家率先利用就成了一种必然。SCI论文一般都是用英文撰写发表,加上我国企业基本上没有利用国际上几大主流SCI论文数据库的意识,所以一是不能第一时间发现中国人最好的研究成果,二是往往根据国内刊物上论文的质量下断言,指责国内研究人员的学术水平低,自然也就没有了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成产品的动力。于是,国人为发表SCI论文而“鼓捣”出的大多数科研成果也就只能躺在实验室里,停留在文字上了。
一些人已深谙SCI论文取巧之道
据了解,国家级科研机构和著名大学的科研人员之所以能够大量发表SCI论文,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确拥有非常好的研究条件,做出了很好的工作;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已经掌握了快速发表SCI论文的诀窍。他们会要求学生按照发表SCI论文的思路制定科学研究计划,在着手研究的前期就要求学生用英文拟好论文的题目和搭好论文的框架,甚至将论文的结论都拟好了,基本上相当于写好了论文的60%左右,然后再按照论文的基本框架测数据,边写边做研究,将测得的数据填入论文;如果数据不理想的话,就尽快研究修正,补充数据。在研究设施很先进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和著名大学里,在短时间内补测数据是很容易做到的,在一两个月时间里整出一篇可以发表的SCI论文则完全是有可能的。若主流学术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将大量的研究资源和精力都用在了“捣鼓”SCI论文,进而获得更多的科研经费上,不光与国家的科学研究大计不符,与科学研究的初衷也是背道而驰的。
将SCI论文作为评审的核心标准不妥
如今,许多科研项目的评审都以发表SCI论文为主要依据,这在我国已经成为了一个潜规则下的显规则。一些高端基金立项的要求干脆就是“预期研究成果要求发表一定数量的SCI论文,数量越多越好”,于是在项目申请时一般必须承诺多发表几篇SCI论文,不然的话,很难被立项。这样一来,为了发表更多的SCI论文应付结题和验收,研究者也就不得不取巧搞些短平快的研究,出来的SCI论文究竟价值几何?也就不在考虑范围了。那些动辄数百万、数千万乃至数亿人民币经费的大项目也以“发表SCI论文数量”为主要评审立项和结题验收的标准,其投入产出比更是饱受争议。甚至有投资人认为这些大项目95%以上不具备投资开发价值。将SCI论文作为立项的主要评审标准,扼杀了许多科研人员参与科技创新的机会。没有创新,就不会有好的研究结果。
理工科研究者被SCI论文牵着走
我国高校每年年终都会对教学科研一线的老师进行业绩考核,考核依据也是SCI论文,谁发表的SCI论文越多,引用指数越高,谁拿到的年终奖金就越多。于是理科和工科的老师都不得不拼命发表SCI论文。例如就有机合成研究而言,尽管有机合成的几大反应规律已经被各路化学家们早就搞得一清二楚了,但是搞有机合成研究还是很容易出SCI论文,秘诀不过是,只要分子结构改变了,就可以完成一篇SCI论文,这些SCI论文的“亮点”就是几乎没有任何应用价值的新有机化合物。从事工科研究的人也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花在能够出SCI论文的“基础”研究上,离应用研究越来越远,服务企业的能力越来越差,对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贡献也就可想而知了。
SCI只是一个按照一定标准收录论文的数据库而已,发表SCI论文应当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是在我国SCI论文犹如一个魔咒,紧紧地套在科教人员的头上。如果纯粹是为了发表SCI论文而进行科学研究,只是用从发达国家高价进口的科学仪器年复一年地“鼓捣”SCI论文,国家在科学研究方面的高投入和低产出就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那有没有什么解决之道呢?关键就是权威机构应该破除SCI论文迷信。第一,应认识到SCI源刊及其论文的影响因子高低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例如,某些领域因为研究的人多,关注的人也就多,因此影响因子就会很高,例如《Cell》和《Cancer》的影响因子在40左右,比《Science》和《Nature》(这两种世界顶级刊物的影响因子长期在20到30之间)都高得多,这是因为,最近几十年来世界上从事生命科学研究尤其是癌症研究的人更多,更容易出SCI论文而已。第二,我国学术界应制定更科学、更公平、更多元的学术评价和基金项目立项标准。第三,国家应该按梯度扶持比较优秀的刊物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SCI论文源刊,同时应鼓励已经有了稳定学术地位的国内学术大家,尽量将最好的论文投向国内的SCI源刊,只要有好的论文,国际上关注的人多了,这些SCI论文源刊的影响因子就会上升。只有彻底走出了“SCI论文是检验科研水平的唯一标准”的怪圈,我国的科学研究才有可能有投入有产出、高投入高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