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研技术服务
  • SCI解决方案
  • 科研单项支持
  • 医学进修
  • SCI影响因子
  • 学习资源
  • 优惠活动
  • 标书写作指导
  • 发布时间:2016-10-06      作者:医刊汇     来源:网络
  •   接触标书写作多了,自然会总结到一些写作经验。对于写作新手,稍不注意就会在写作上犯下致命的写作错误,别让这些问题导致你的标书直接被 PASS 掉,在这里整理到一些需要注意的写作问题及改进方法,提醒新手们注意。

      标书撰写不认真

      标书中错别字太多。有的标书仅第一个部分就有 8、9 个错误,其中摘要有 2-3 个错别字,英文翻译更是语法错误连篇。另外文中参考文献格式不统一,字体大小都不一致。这样的标书给人感觉敷衍了事,直接被 PASS 的可能性极大。

      缺少研究假说

      PASS 掉的标书中有几篇立项依据中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研究假说,从头看到尾都没有明白申请人到底想解决证明什么问题,到底有没有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这样的标书我都明确在评审意见中指出,并给出了 C 的评价。

      研究方案有缺陷

      有几篇标书题目是机制方面的研究,但是通篇都没有涉及机制研究的内容,只是简单的在组织和细胞里面检测一些指标分子表达,通过相关性分析进行证明,这样的内容连最基本的一些机制研究套路和技术(比如抑制剂处理,基因沉默等)都没有采用,怎么能说是机制研究呢?

      研究领域知识欠缺

      有些标书参考文献太过陈旧,不知道是没有去关注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还是刻意忽略。有一份标书,刚读完感觉比较好,各方面都不错,工作基础扎实,技术方案设计很好。但是我在 PubMed 上搜索文献,最近 1 年国外已经有人发表了基本差不多的相关论文,这样我也只能给 C。

      未做预实验

      预实验是支持你的课题可行性的重要证据,有几份标书在工作基础中没有去做跟申请项目相关的预实验,虽然有的人以前发表过相关的论文,但你申请的项目是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没有预实验的结果怎么能让我充分相信你的课题是可行的呢?

      立项依据宜简洁

      有 2 份标书的立项依据写的特别详细特别多,虽然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但是写立项依据不是写综述,很多内容与申请课题关系不大,完全可以删除。

      明确的研究假说+合理方案

      创新对很多申请人来说都是个大头,NSFC 每年资助那么多项目,真正完全创新的很少,大部分都是鸟枪换炮。有没有特色有没有创新,并不在于申请人在文中怎么自我标榜,说什么。

      关键还是看标书是否有明确的研究假说,并围绕这个假说设计合理的方案来回答,研究的成果有没有实际应用意义,有 2 篇标书确确实实做到了这些,让人眼前一亮,得到的实验结果对未来临床工作有极大的帮助。

      技术方案要详实

      有的标书把两者混为一谈。研究内容是不需要特别详细,而技术方案要尽量详实,能够实现研究内容。有的标书为了体现创新,把一些新的热门技术加上,其实反而弄巧成拙,有些内容用最经典的实验方法反而大家更加认可。

      内容尽量相关

      这指的是与申请项目相关的基础。有的标书把不相关的内容扯进来,而预实验反而没有,有的把 SCI 论文的 IF 因子注上,我觉得没有超过 5 分的论文弄这个就是画蛇添足了。有没有 SCI 并不是最重要的,有一个我评为「A」的标书就没有 SCI,但是申请人标书写得很好,也有比较好的中文论文。

      切莫造假

      有一份青年标书团队有 10 个人,其中有 4 个是副高职称,而且都安排了 6 个月以上的实验,研究生只有 2 个,是个人都知道干活的是研究生和年轻人,而青年基金尤其以申请人本人和研究生为主,这样的研究团队是不是太假了?

      以上标书写作是我们该注意到的一些问题,希望各位新手引以为鉴,在写作的时候能尽量避免这些错误。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ksci@yk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手机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