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研技术服务
  • SCI解决方案
  • 科研单项支持
  • 医学进修
  • SCI影响因子
  • 学习资源
  • 优惠活动
  • SCI论文致谢部分的注意事项
  • 发布时间:2019-08-06      作者:医刊汇     来源:网络
  •   一篇合格的SCI论文的出炉,不仅需要内容上的饱满与充实和学术上专业性,而标题、摘要、关键词、引言、文献等这些“小地方”也需要我们的重视。

      “致谢”是一项讲究道德风尚的栏目,同时也是一件严肃认真的工作,尽管它并不复杂。因此,在致谢中应该避免一些不应该和不愉快的事情出观。

      1、致谢的内容

      科技论文的正文内容后还有两个部分:致谢和参考文献。致谢通常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感谢别人(实验室同事或者任何其他人)给予的重要技术帮助,还要感谢提供了特殊实验设备或相关材料的个人或组织。可以使用诸如“Thanks are due to J. Jones for assistance with the experiments and to R.Smith for valuable discussion.,”(“感谢J. Jones对实验给予的协助,感谢R.Smith给予的宝贵意见。”)的表达。当然,对科技论文有一定经验的人大多都知道,这种致谢其实就是委婉地指出Jones参与了实验、Smith参与讨论了实验意义。

      第二,在致谢部分还要感谢接受的经费资助,比如基金、合同、奖学金等。当今科研经费紧缺,所以有时在致谢部分或许还能以讽刺的口吻提及缺乏科研经费。

      2、表示应有的礼貌

      撰写致谢部分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礼貌。科技论文的这一部分并没有什么科技内容,只是需要用到在文明社会的任何场合都遵循的一些共同准则。比如,如果借用了邻居的割草机,你会向邻居道谢。又比如,如果邻居对你居室的装饰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你参考他的建议去做并发现效果不错,那么也会记得向这位邻居道谢。科技领域也是如此:如果同事提供了重要的想法、重要的帮助或重要的设备,应该感谢这位同事。由于科技工作要以书面论文的形式公之于众,所以对同事的感谢也应以文字体现在论文的致谢部分。

      撰写致谢时也要讲求方法。如果要在致谢中提及某人,要先征得被感谢人的同意。

      明智的做法是把拟好的致谢给那些要感谢的人看。被感谢的人可能会认为对自己的感谢不够或者言过其实。如果作者长期以来与某人工作配合紧密,总是向这个人借用设备或征求意见,这个人很有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者是非常有帮助的一位同事;如果未经该朋友或同事同意就在论文中发表内容欠妥甚至可能令人不快的致谢,这其实就是在愚蠢地拿友谊开玩笑,甚至可能断送了以后的合作机会。与其给出不合适的致谢还不如不要致谢。如果确实很感激朋友和同事的建议和帮助,就应该细心一点,用他们喜欢而不是讨厌的方式来感谢他们。

      此外,感谢别人的想法、建议或说明时,务必具体指明这些内容。如果将同事对此论文的贡献说得太大,那么就可能将他放到一个敏感而尴尬的位置,因为读者很可能认为该同事也要对整篇论文负责。毫无疑问,如果某同事不是论文的合著者,就不应让其对论文中主要的科研工作负责。事实上,他可能并不同意作者在文中的一些主要观点。所以,无论从科学角度还是道德角度来看,致谢的措辞都不应让人误以为被感谢人完全认同该论文中的所有观点。

      我们建议“希望”(wish)一词从致谢部分消失。在表达愿望时“希望”是一个很好的词,就像用在“I wish you success.”(“我希望你成功。”)中一样。但是如果说“I wish to thank John Jones.”(“我希望感谢John Jones。”)则是在浪费字眼,而且可能让人以为作者的意思是“I wish that I could thank John Jones for his help but it wasn't’ all that great.”(“我希望感谢John Jones的帮助,不过他的帮助并不那么大。”)简单地说“I thank John Jones”(感谢John Jones)就可以了。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ksci@yk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手机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