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研技术服务
  • SCI解决方案
  • 科研单项支持
  • 医学进修
  • SCI影响因子
  • 学习资源
  • 优惠活动
  • SCI论文撰写常见的语言问题
  • 发布时间:2019-07-05      作者:医刊汇     来源:网络
  •   在撰写SCI论文时,蹩脚的英文表达,往往容易造成误解,甚至无法表达出作者的真实意图与观点,因而会“ 大大降低论文的学术价值”,从而增加了稿件被拒的可能性。

      今天小编分享一些在撰写SCI 论文常见的语言问题,希望在语言表达上提高学术论文的写作水平。

      1、文体不符合学术论文的规范

      语言表达有书面语与口头语之分,而书面语又可据其使用的范围与目的分为“科学语体、文学语体、政论语体”等若干类。而学术论文属于科学语体,是“ 服务于某个限定领域的经验和行为”的语言,有其自身的语法和词汇特征,即句子长:常用复杂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复合句式、非限定性从句、非谓语动词及被动语态。而医学生在撰写论文时,往往只考虑找到能够表达自己观点的方式,没有考虑到该表达方式是书面语还是口语,因而在行文中,书面语与口语掺杂在一起,往往会出现令人费解、误解、语义含糊不清的现象。

      2、人称使用不符合学术论文的客观性要求

      学术论文要求以第三人称来撰写以表明研究的客观性。由于受到母语的干扰,我国的论文常常会出现our ,us we,my等字样,严重影响行文的客观性。原因在于作者不是不知道要避免使用第一人称,更多的是不知道如果避免使用第一人称。

      3、存在简单的汉英互译现象

      我国医学生倾向于先形成中文的学术论文,然后再将其翻译成英文。以为这样既可以保持思维的连续性,又简单易行。殊不知,英语和汉语的表达方式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需要相应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及文字功底作为依托,才能使译文脱离翻译的痕迹。医学生本身就不具备这样英语语言基础和文化底蕴,此法所写的论文语法、语用错误连篇,例如,不少学生会把“ 这也许是因为我们忽视了一些因素,如…” 翻译如下:

      例:It is maybe because we have ignored some factors,such as… .

      在英语中,maybe是个副词,通常置于动词之前或放于句首,表示一种可能性,而because是原因状语从句的引导词,用直译的方法把这两个根本不能搭界的词似乎“ 通顺”地放在了一起,形成了只有中国人才能看懂的中式英语。正确翻译如下:Maybe some factors ,such as… ,have been ignored.

      为了避免直译所造成的麻烦,在撰写论文之初,撰稿人应先查阅相关的英语文献,以形成一定的英语思维习惯,掌握英语的表达方式与方法,并用这样的方法把自己所要传达的内容表述出来,更容易撰写出高质量的SCI学术论文。

      4、连词使用缺失或使用不当

      英语学术论文倾向于使用多种从句与短语把多个简单的句子连接到一起,形成一个或多个复合句式;而在两个或多个简单句中间,也要有一定的连接词语衔接,以保证行文是一个连续的整体。 如果缺失了就会降低论文的可读性。

      5、行文的时态前后不一

      英语区别与汉语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其动词有时态的区别,医学生在撰写论文时常忽视这一点,造成文章前后时态不一致,甚至出现一句话一个时态甚至多个时态的现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术论文的时态与我们正常理解的时间变化有差距。

      一般说来,行文要求以“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准备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但是在引用先前研究的观点或结论时,都用一般现在时或现在完成时来叙述,这样更能体现所引述的内容是一种客观事实,或者是一种真理性的存在。

      6、较多的使用不必要的句子成份弱化了行文的主题

      英语行文多以中心内容或重要事实开头并作为句子中的主语,而医学生习惯于使用It作为形式主语的主语从句以及there be 句型,使得文章的中心内容不突出。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ksci@yk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手机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