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研技术服务
  • SCI解决方案
  • 科研单项支持
  • 医学进修
  • SCI影响因子
  • 学习资源
  • 优惠活动
  • 想要撰写高质量SCI论文?不如看看这些
  • 发布时间:2018-07-18      作者:医刊汇     来源:网络
  •   论文撰写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准备投稿的工作了,能不能发表就看你的论文是不是一篇好论文。那么,什么样的论文才是好论文呢?怎么样才能完成高质量的论文呢?

      1. 选择研究方向是个令人很头疼的事情,而这又对研究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你研究什么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你能发表怎样水平的论文、论文有没有人看、会不会有人引用,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论文研究的对象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研究的成果。选题的时候切忌出现以下的情况:

      (1)忌课题不具有科学探索的倾向。课题没有明确的、具体的理论指导,没有研究假设,没有不确定性,不冒风险,没有探索倾向。这类选题一般不具备探索意义,撰写而成的论文也没有任何价值,是不可取的。

      (2)忌课题过于肤浅。例如, 大量的调查研究仅停留在用百分比,对不具有普遍意义的细小环节进行描述的肤浅层面, 没有尽力探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没有注意各因素的相互影响(第三变量的引入):例如,很少有实验采用交互作用设计,很少有调查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原因很简单:提出的研究问题过于表浅。所以在论文选题中,我们要选取具有科学探索意义和实用价值的论题,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论题。

      (3)忌课题重心太高。不注重从“小”做起,片面追求宏大,用“战略”、“对策”、“发展”堆砌空中楼阁,表现出“倒金字塔”的倾向和“空泛化”倾向。对于大的选题我们很难在论述中做到面面俱到,为此选用相对小的课题更有助于专著探索。

      (4)忌课题笼统空泛、概念模糊。论题离不开判断,论题必须用有准确含义的概念表达,否则论题则流于空泛。论题笼统空泛、概念模糊是学术论文选题中出现最多的问题。有的作者认为论题广内容就多,就有东西可写,实际上论题大写作难度也大,面面俱到常常是面面俱不到、不深刻。还有的论题用词不准确,造成概念含糊,经不住推敲。

      2. 循序渐进地掌握英语写作,尽可能自己写,并多和导师修改后的论文比较。英语写作是发表SCI论文必须过的一关,因为国内的中文期刊一般最多EI收录,想发表SCI论文很难。

      3. 写论文往往是调研与研究的不断反复。写论文离不开看文献,无论你是只想发表几篇论文尽快毕业还是想发表一些有影响的论文为自己的学术道路奠定基础,都是需要看大量文献的。

      4. 写好引言很重要,这直接决定着论文是否被录用,并影响着以后的研究。大致来说,引言需要包括以下内容:(1)研究对象的意义和价值;(2)回顾相关研究工作(不必全面综述,把特别相关的文献介绍一下即可);(3)该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自己做该项研究目的;(4)自己解决了什么问题,有何意义。切忌只引用很老的参考文献,这会被编辑或评阅人认为这个领域现在已经没人研究,一方面这给编辑找审稿人带来困难,另外一方面很容易被拒稿。一般情况下,评阅人先看看摘要和结论,看完引言基本就能决定是否接受论文。

      5. 注意参考文献,这对自己的论文的发表速度有直接影响。不少期刊的编辑一般通过作者的参考文献找审稿人,所以引用一些近几年的文献可以给编辑提供方便,自然可以加快自己论文的发表速度。

      关键的参考文献一定要引用,在引言中对参考文献的评述一定要中肯、恰当,不然会被评阅人认为不了解研究背景,因此把你的论文毙掉。参考文献是论文的最后一部分,也是好多论文的最差的一部分。

      6. 合作很重要,这对开拓研究领域和增加论文的数量都很有益。单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从调研、研究、写论文至发表,一篇论文一般至少需要一两个月,论文的数量很难上去。如果和别人合作,一人写一部分,合作者的论文数量都会翻升。

      此外,合作者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启发,在知识方面可以互相补充,这比一个人单干效率高得多,而且更容易出大成果。做研究有的时候很枯燥,如果可以和人讨论会增加趣味。合作者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比如署名问题,谁先谁后最好提前讨论好,如果在投稿的时候发生争执对相互的关系影响很大,一些合作者因此结怨。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ksci@yk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手机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