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研技术服务
  • SCI解决方案
  • 科研单项支持
  • 医学进修
  • SCI影响因子
  • 学习资源
  • 优惠活动
  • 国自然基金标书撰写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 发布时间:2018-04-09      作者:医刊汇     来源:网络
  •   对于科研人员而言,成功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能为科研过程带来物质上的保障,所以有必要把基金申请书写好,争取成功获得基金,为科研工作带来物质上的保障。

      面对巨大的竞争力,我们在写作基金标书的时候应该满足哪些要求呢?应当遵循哪几个原则呢?

      一、科学性原则

      1、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选题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不是主观臆想的;2、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选题不能与已确证的科学规律和理论相矛盾;3、充分反映课题申报者的思路清晰度与深刻性,选题必须是具体而明确的。

      二、可行性

      1、申请人除技术职称合规定外,要求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完成申请课题的相应研究能力;2、课题组成员是一支知识与技术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3、与申请课题有关的研究工作,已有一定的前期工作积累;4、基本工作条件和工作时间有可靠的保证;5、申请者和每位主要成员参加的研究项目不得多于二项。

      三、效益性原则

      效益性原则指预期成果可能收到的效益。对于基础课题要求具有理论意义与(或)潜在应用价值。对于应用课题要求具有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为了确保标书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效益性,我们在确定论文选题的时候应该注意:

      1、 基金申请成败关键还是选题要好,提前半年,刚入行的提前一年进行课题搜索。

      2、 老板指定的题未必是好题,最好自己选题,如何立项应该是研究生学习最重要的一课,毕业后你会发现,没有人会指点你什麽课题有价值了,在中国学术的沙漠里,只剩下你自己了。

      3、 好课题是对学科深刻理解的条件下产生的,大量翻阅文献吧,汲取知识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思考,你发现别人存在漏洞的时候,好课题就离你不远了。

      4、 选题最好以问题为导向,不要以技术为导向,找到问题了,课题就找到了。而拿着新技术去找能解决的问题,效果多数不好,但还是大有人在,比如RNAi。

      5、 解放思想,发散思维,多方法多学科交叉,一般都会比较受人青睐,容易申请到基金,但不能为了交叉而强行交叉。

      6、 创新性新技术、新理论的课题要有一定的理论与技术基础,最好有工作基础,没有你也要东拼西凑,这是在中国,NSFC似乎讨厌空中楼阁。

      7、 临床课题研究最好别选临床应用方向,而选应用基础研究。

      8、 选择自己熟悉,有工作基础的领域,别跨越太远。你是在谝钱,记住了,你不装的象个行家,NSFC是不会给钱的。

      9、 重要科学问题的切入点准确,切忌过宽、过大,只要体现一定的新意和研究价值就行了,能得诺贝尔奖的课题NSFC是不给钱的。

      10、 没有人做过的课题不能做为立项的依据,但NSFC资助的项目必须是国际上没人做过的,而不是国内空白。当然,如果国际上有同类结果,你不说,地球上的中国人也许也不知道,但一旦被识破,你死定了。

      11、 如果是捕捉科研前沿性的课题,最好设计周密,尤其是目的和结果的一致性、可获得性和可预期性,通过课题实施所获得的结果必须能充分支持与研究目标相一致的结论。

      12、 热点课题不一定是好课题,热点上的人也很热。但在还没热起来的热点,一定是一个好课题,标书评审滞后半年呢,比如最开始的一批SARS课题。有时也不防设计一些非热点但是对与科研有价值的课题,发挥出奇不意的效果。

      13、 临床课题可以是当前没有好办法治疗的疾病,急需解决的临床问题,而在国际上检索的文献只有几篇的那种。

      14、 本人不主张以最新的重量级文献做指导,你会发现,很多人跟你的想法惊人的一致。有人特别反对跟风。

      15、 一定要到NSFC检索一下类似课题的历年资助情况,太多、太少都不好。最好是最近二年逐渐增加的资助领域。

      科研基金申请,欢迎咨询医刊汇。医刊汇是一站式科研学术服务平台,服务范围涵盖了SCI期刊和中文期刊,可以协助医学工作者编译SCI论文和医学论文,主要致力于医学论文投稿、期刊投稿、期刊查询、期刊影响因子查询、期刊论文发表、期刊数据库、论文查重和论文检测等。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ksci@yk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手机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