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研技术服务
  • SCI解决方案
  • 科研单项支持
  • 医学进修
  • SCI影响因子
  • 学习资源
  • 优惠活动
  • 如何避免职称论文发表无效?
  • 发布时间:2018-02-01      作者:医刊汇     来源:网络
  • 职称论文顺利发表,并不代表就可以顺利晋升职称了。有些情况下,论文发表了也无法作为晋升职称的材料。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医学工作者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应对论文发表。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如何避免职称论文发表无效?


    情况一:刊物级别问题造成的无效。

    不同级别的职称评选要求不同的刊物级别。一般,初级,中级职称评选,对刊物要求都是省级以上刊物。而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则对刊物有一定要求。通常要求其中一篇论文要发在正规核心期刊上。而核心期刊则指四年一评选的北大核心目录内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或两年一评选的CSSCI期刊目录(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上。

    应对方法:投稿前认真辨别刊物级别

    根据目前通行的划分方法,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期刊划分为:中文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学术期刊和一般期刊。

    1 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的界定在国内有两种比较权威的版本。一种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另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 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国家级期刊是指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省级期刊是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等。


    情况二:刊物非法造成的无效

    1.刊物有无正规刊号。

    无正规刊号的刊物就是非法刊物。对于这一点,大家可以在国家新闻出版署和记者网期刊查询页面里输入刊物名称进行查询,凡查询不到的就是非法刊物。

    2.刊物属于增刊或套刊等情况的假期刊。

    刊物在期刊查询里可以查询到,但却不被承认,一般是因为发在了增刊,套刊等情况的假期刊上了。

    应对方法:认真核实

    1通过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网站http://www.gapp.gov.cn进行在线查询登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网站,在新闻机构查询栏中输入媒体名称,并选择媒体类别,进行检索。若是正式刊物,会显示该期刊的相关信息;若是非法刊物,会显示当前大陆地区出版发行并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期刊中未搜索到您查询的期刊!”字样。

    2通过中国期刊网http://www.wanfangdata.com.cn查询中国期刊网已收录了国内大部分刊物文献,通过此网查询可以识别此刊非彼刊。

    3通过观察刊物版权页上的信息查询如果发现刊物可疑,可以通过版权页上的信息查询。此外还可以通过刊物所在地的大学或编辑部门和刊物所在地的出版管理部门查询


    情况三:论文发表时间不对造成的无效

    评职称发表的论文有时效性。早一年的,或晚过提交材料时间的,均无效。当年的职称评选,一般要求当年发表的论文有效。否则,那评高级职称岂不是要将评初级,中级职称发的论文直接拿来用了。有的作者,没有提前做准备,发表论文时间较晚,错过了职称评选部门要求提交材料的最后时间,因而造成论文用不上而无效。一般刊物从作者投稿到出刊,需要3个多月的时间。比如,目前是7月份,但一般刊物都征稿到了12月份了。如果作者要12月份提交材料,那就需要现在开始投稿了。

    应对方法:提前发表论文

    省级、国家级期刊的职称论文发表需要提前1-3个月准备核心期刊的职称论文发表需要提前5-10个月准备。


    情况四:署名在第三作者之外。

    大部分职称评选部门对职称评选要求都是前三署名作者才有效。如果贪多,而多署名,结果会造成,前三署名之外的作者无效。

    应对方法:署名前三

    要想论文署名前三,就要保证自己对论文的贡献。一般来说,论文署名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所有署名的作者都要对论文负责。

    2署名作者是那些对论文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人。

    3一般实验的实施者和执笔者为第一作者。

    一般实验的设计者(指导者)等(如导师或科研课题的领队)可为通讯作者。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ksci@yk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手机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