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项依据是基金申请书的重点,也是必要组成部分。通常来说,科研基金申请能否批准,立论依据撰写的成功与否占50~60%。所以,立项依据也成为不少科研工作者写基金申请书头疼的地方。那么,基金申请书立项依据究竟怎么写呢?
立项依据需要逻辑清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立项依据也不宜过长或者过短,以描述清楚本申请课题的主要背景和意义、国际/国内学术界的研究进展、本研究组的相关前期工作、本研究方向存在的问题以及本申请课题要研究的问题以及意义即可。通常来说,立项依据需要包含以下内容:
(1)研究意义。一般指重要科学意义或国民经济重要科技问题。选题决定其科学意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应用问题,重大地质事件的形成机制,新理论与新方法。
(2)学术思想创新性。这是此部分的关键点,也是整个立项申请书的特色与灵魂。问题重要是前提,研究创新是基础。一定要有明显创新!!
如何创新:了解过去与现在,提出问题的关键,通过研究策略与角度,方法与手段的革新在可行性基础上进行风险性研究。
(3)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要清楚,分析准确和全面。清楚:清楚重要代表性研究成果和重要研究过程。分析准确和全面:注意主次要文献的取舍,引用主要文献要体现进展。
与本研究相同、相似、相矛盾的文献全面分析。相同结果与观点恰如其分地赞许性结论,不同观点客观地评价。
“ 温故知新 ” ,系统、全面和深入对所研究问题的分析与理解,在加上科学想象力才能有创新。
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既要介绍国外动态,更要介绍国内研究的情况。列出国内外同行的工作,指出需解决的共性问题。
介绍国内情况应包括申请者本人的研究工作,这样可以使评议人从中了解申请者的一些思路。必须阐明申请者拟开展本项研究工作的充足理由以及理论和学术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要显示国内外关键性的研究工作,要注意文献的时效性(经典文献除外)。研究内容应紧紧围绕研究目标,要集中精力解决科学问题,避免内容庞杂或空泛,重点不突出。
研究目标应是解决学术性问题,避免目标设置偏大、解决一个非学术性的目标或做一件达到某一指标的具体工作,同时也要避免泛泛探索规律的研究。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要清楚,避免漏写此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要具体、清晰。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即能说明问题,又不暴露“技术诀窍”。
要从学术思想角度提出可行性分析,不能仅就研究队伍和研究条件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只有上述三方面优势的综合,才是取得成果的关键。
要提出拟开展的研究项目的研究特色和新颖的学术思想,对创新性内容的提出和分析必须科学和严谨。要注意研究条件的特色不能完全代表项目的研究特色,更不能代表新颖的学术思想。
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科研工作者要注意把握重点,尤其要避免出现以下三个问题:
一忌喊口号。长期以来,部分做科研的人开始使用新闻性的方法写立项依据。如:引经据典、使用热点词汇、大量使用形容词副词等修辞、做简单化解释等。
二忌文献罗列无主次。在立项依据里,最主要的内容是对研究现状的评述。千万不要把它写成研究者的姓名和标题的罗列,如XXX做了什么课题,YYY做了什么实验,ZZZ提出了什么方法……如此罗列,给人的感觉是,你只把相关文献的检索结果摘抄下来了,谁知道读了没有,读得怎样。
三忌逻辑混乱无主线。文献的评述,应该放在问题的逻辑框架下,而不能是随意的读书笔记。每篇文献、每句话都要切合你的问题,以问题所涉及的内容、方法、结果和遗憾等等,来组织不同的文献,让前人的研究成果自然融入你对问题的阐述中。
总的来说,在立项依据的写作过程中,只要把该有的内容写好了,该避免的问题避免了。那么写好立项依据,也就是时间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