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研技术服务
  • SCI解决方案
  • 科研单项支持
  • 医学进修
  • SCI影响因子
  • 学习资源
  • 优惠活动
  • 科研实验数据整理的好方法
  • 发布时间:2017-12-15      作者:医刊汇     来源:网络
  • 实验数据整理影响科研结果,是科研论文写作的重要一步。如果实验数据整理得不好,将导致科研结果出错,所以,科研工作者在整理数据时一定要提高警惕,掌握数据整理的方法。


    在确定题目之前一般基本上都会将整篇论文的大体框架勾勒出来,而做实验本质上是证明自己论点是否正确的一种方式。但是不少学者在写作的时候常常会忽略了实验数据的整理过程,因为实验数据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一旦其中的某个影响因子有所变动的话整个实验结果也是会有所改变的,那样实验数据也就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不及时将实验数据整理出来会导致学者忘了写作的意义以及实验数据发生变动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应对。


    在做实验的时候要提前将实验步骤详细做个计划,一旦实验过程中有数据发生变动的话要及时将发生变化的实验数据整理出来,最好能对变化的部分做一个详细的解释。还有就是在整理实验数据的时候要经常查阅与自己论文主题相接近的新论文,一旦与之发生冲突要及时调整。实验整理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内容呢?


    1.做实验前,尤其是新实验(哪怕是实验室其他人已经做了N遍的实验)先尽可能的写清楚实验步骤(protocol), 这个protocol最好用英文写,并且做成电子版,存在自己的电脑中,打印一份贴在自己的笔记本中,以后再用该protocol, 只需写明:参见xx(refer Pxx。这样到时候写论文时,就很方便了;


    2.新的实验结果一旦得到,要将数据尽快整理成图表,用Powerpoint做成PPT格式,质量和格式就和准备发表一样,哪怕是阴性结果,并且将实验的相关信息和参数尽量详细列出,这样以后无论是开会做presentation还是撰写论文都会方便很多;


    3.如果是阴性结果,和预测的不同,分析问题的可能原因,有无别的替代方法?是否要修改原来实验方案乃至整个实验设计;


    同样重要的是,在实验过程中,要经常(我一般一周至少一次)Pubmed(生物医学最着名的、最重要的摘要数据库), 看相关领域是否有新的论文发表,如果相同思路的结果已经发表,就要及时调整实验方向。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ksci@yk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手机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