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研技术服务
  • SCI解决方案
  • 科研单项支持
  • 医学进修
  • SCI影响因子
  • 学习资源
  • 优惠活动
  • 引用参考文献的误区和原则
  • 发布时间:2017-11-28      作者:医刊汇     来源:网络
  •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或部分的参考借鉴。参考文献在论文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论文写作离不开引用参考文献。作者在引用参考文献时,要注意避免引用误区,遵循著录原则。


    一、参考文献的引用误区


    1、文献引用不符合要求

    具体表现有:(1)所列文献范围过宽,凡所参阅过的均列出其中,如教材、内部刊物、获奖过但并未公开发表的成果报告等;(2)所列文献过多,如有些医生认为文献越多越好,将参阅过的论文书籍后的参考文献也悉数收录,有些文献作者并没有亲自阅读,只是认为跟自己的论文搭点边,也凑数其后;(3)所列文献过少,有些医生怕自己论文引述别人东西太多,被人认为抄袭,故意将一些重要参考文献略去;(4)对文献的理解偏面,以为只有引用文献原文才需要列出;(5)大而不当,将整期刊物甚至连续几期杂志或整张报纸作为参考文献。

    2、文献著录不符合规范

    具体表现有:(1)漏写项目,如有的文献只有著者和篇名,有的书籍漏掉出版社,有的期刊漏掉年份期号等;(2)项目过杂,如有的丛书文献总主编、分册主编甚至副主编以及丛书名称,分册名称、主副标题等多余赘述;(3)次序杂乱,如有的文献条目先写篇名,有的先写著者,有的先写期刊名等不统一,不按要求;(4)数字、标点符号不规范,如一会儿是中文数字,一会儿是阿拉伯数字,一会儿是用黑点,一会儿用书名号;(5)不按标注排列,参考文献在文内有标注的一般要按顺序排列,不能杂乱无序。

    3参考文献脱离论文主题

    选择参考文献必须紧紧围绕主题,为表现和论证主题服务。凡是能有力地说明、突出、烘托主题的就选用,否则就舍弃,这是选择参考文献的一个基本原则。有些论文在运用参考文献时常常犯不忍割爱的毛病,将一些与主题无关的参考文献,写进论文里,参考文献与主题脱节,影响了主题的表达。

    甚至于有些论文只是为了体现论文的参考文献的新颖,直接使用了与论文主题无关的最新参考文献,这不但没能体现论文的参考文献新颖,反而是内容累赘、多余。


    二、参考文献的著录原则

    (1)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著录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著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参考文献引用越新,就越能反映该领域研究的最新动向和成果,一般杂志文献要优于书籍。

    (2)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3)引用论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

    (4)采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关于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已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者都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

    (5)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根据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的篇目一般也不宜太多太杂,要适当精选,一般论文可选10篇以内,综述可精选25篇以内。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ksci@yk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手机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