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是医学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优秀的图表可以充分凸显内容,吸引读者注意力。这也是考验作者论文能力重要一步,然而有些医学工作者却如何正确制图表很是模糊。以统计表为例,其实制表无非从以下三点出发。
一、统计表的基本结构
根据资料的繁简程度,考虑是否需要设计表格和怎样设计。设计内容包括:
1、表序和表题
表序表示表的序数,表题是表中内容的高度浓缩,应简单明了。
2、横标目与纵标目
横标目于表的左侧,说明横行各项的含义,好比是一个句子中的主语;纵标目位于表的上端,说明各纵栏统计指标的含义,好比是一个句子中的谓语。
3、线条
通常使用三线表。根据纵标目分层需要,表头可用短线分隔,最多不超2层。
4、数据与表注
表底线与标目线之间的部分为表身,主要填写数据。
5、注释
对表设计或内容上的未尽问题,可在应加注的相应处加注其他符号或数码,注释文字,包括对显著性检验结果、标注的文字说明,全部放在表的底线以下,不直接列入表内。
二、统计表使用原则
根据写作需要及资料的性质、特点,确定是选用文字叙述,还是用统计表或统计图来表示。
对资料比较简单,或是只有几个简单的数据,用文字即可清楚表达的资料,用文字表述即可;
若是资料比较复杂,就要考虑是选用统计表还是统计图。
如果需要使问题或数据系列化、系统化,最好选用统计表;表格在列示数据、展示实验数据和统计数据之间的关系上,以及不同组数据的对比关系上有优势。
如果需要给出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表述实验和统计数据的分布规律,展示不同变量的分布或某一变量的发展趋势等,最好选用统计图。
当然无论是选用统计图还是统计表,都要有简要的文字叙述。文字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文中的表格和图示通过文字表述的衔接而使论文成为统一、紧凑的整体。
三、常见错误
1、自明性差
统计图表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自明性,即不读正文,只看图表即能明白所表达的全部内容。最常见的问题是图题不准确或缺失、缺少纵横标目、坐标上没有刻度、缺少计量单位和没有必要的说明及图例,以上问题都会影响到对图的理解。
2、资料性质与图的类型不符
最常见的是把间断性资料设计成线图。
3、图的内容繁简不当
几幅内容相近、坐标相同的几种不同意义的简单曲线同时出现时,可以合成1个图。同样,一幅图内曲线也不宜太多,一般不超过5条,不然图面太复杂,中心不突出,层次不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