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中或多或少都有图表的出现,作者只有做出合格的图表,才能为论文加分。那么,怎样制作图表才算合格呢?以下四点很重要。
一、图表数量与期刊要求相符
要了解目标期刊允许多少图表,不要超过这个限制。如果限定的图表数目不足以表达你的结果,可以把有些放在“补充信息”(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部分,或者在正文中叙述并加个说明“(data not shown)”。不过,只有不重要的附属性结果才能这样叙述,而那些支持你假设的结果则必须展现出来。如果你的首选期刊不足以展现你的所有重要数据,你可能需要考虑换个期刊。反之,如果期刊允许的图表数目超过你的需要,也不要加上多余或不必要的图表来凑数。每个图表必须要有明确、必要的目的。
二、图表中的数据要易于解读
考虑好让每个图表显示多少数据,以及数据如何组织来传递重要信息。所以,与其把各种参数或治疗方法都合并在一个图中,不如考虑分别用一个简单子图表示然后拼成一个组图。
图的坐标、表的行列、以及示意图的各部分都要标记清楚。如有趋势线、标尺和统计检验结果,均应予以标明;比如用星号表示显著性,或不同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的显著性水准。对于大样本,除了报告绝对数值之外还要有变化或差异的百分比。
三、图表标注独立成文并可理解
图表的标注应该独立成文,并且无需阅读全文就能完全理解。因此,缩写要么不用,要么先定义后才用,同时应该避免使用技术术语。标注应清楚说明做了什么、观察到了什么;也应简述使用了什么统计检验,给出P值,并对所用的符号进行定义。除了其中描述方法的语句,标注和图表标题都应采用现在时。比如,应该写:“Western blot showing an increase in the levels of p53 after…”而不是“Western blotting showed that the levels of p53 increased after…”。
四、图表与正文不重复
与“结果“部分的注意现项一样,图表和正文之间不应有重复叙述。所以,容易用文字简要描述的就不要用图表,而且图表之间也不应有所重复,例如,图中已有的信息就不要又用表再显示一次。图表和标注不要嵌在正文中间。出版单位会把你的正文和图表合并成一个目标杂志特有格式的“校样”。他们通常要求作者提供单独的图表文件(偶尔可以放在稿件末尾)和单独的正文文件(其中包含图表标注的列表,通常在”参考文献”之后)。参照目标期刊的《稿约》以确定其具体要求。
如果你对科学论文的写作还什么不懂的地方,欢迎咨询医刊汇。医刊汇的服务囊括SCI期刊和中文期刊,可以协助投稿SCI论文和医学论文,致力于论文投稿、期刊投稿、期刊查询、期刊影响因子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