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研技术服务
  • SCI解决方案
  • 科研单项支持
  • 医学进修
  • SCI影响因子
  • 学习资源
  • 优惠活动
  • 医学晋升需谨慎“洋野鸡”期刊
  • 发布时间:2016-09-24      作者:医刊汇     来源:网络
  •   国内有一些学术期刊靠“版面费”大肆敛财,很多人对此早有耳闻。但鲜为人知的是,随着近些年开放获取(OpenAccess)期刊的兴起,国外一些学术出版商利用这种“作者付费、读者免费”的论文发表模式,正从中国获取暴利。谨防“洋野鸡”学术期刊把中国学术界的水搅浑,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严重问题。

      最近美国反论文抄袭网站“剽窃监督”发现了一宗与中国有关的大规模论文造假案,这充分说明了避免中国宝贵的科研经费流向质量低劣“洋野鸡”学术期刊的必要性。造假案曝光的原因是有人举报中国研究人员某篇医学论文造假,该网站查实了相关问题,并且顺藤摸瓜发现很多篇来自中国的论文都使用同样的图表与数据——其中还有至少5篇抄袭论文居然发表在同一个期刊的同一期上。

      就在这个丑闻被曝光之时,国内科学网有博客刊发研究论文称,近年来中国学者发表的开放获取论文数量呈爆发式增长,2015年在SCI收录期刊发表开放获取论文数量已超过美国和英国,跃居世界第一,但中国作者在声誉较差、影响力较低的开放获取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相对更多。博主感慨地说,中国成为开放获取论文世界第一大国,为开放获取期刊贡献达到约4.5亿人民币,“其中缘由值得思考”。

      博主还提出了几条改革建议,包括在评价中摒弃片面地制订期刊等级和论文数量方面的要求、探索建立合理的论文发表费支付体系、定期公布不推荐投稿的开放获取期刊名单等。这些确实都是非常中肯的建议。

      唯论文学术评价体系已积弊多年,早有呼吁改革之声,是时候尝试改变了。至于定期公布“问题”学术期刊,国外早就有人在做这样的工作,比如在网上不断更新所谓“敛财性开放获取期刊”目录。这些期刊对中国科研的危害显而易见,中国有关部门完全应该果断出手,拿出切实有效的应对办法。

      在此,医刊汇提醒各位学者,防止“洋野鸡”学术期刊从中国捞钱,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寻找一些专业的科研导师或者机构指导。不要盲目相信一些不正规的“小作坊”期刊造假厂。

      医刊汇,作为中国科研与学术推广的开拓者。从协助学者完成科研学术梦想出发,结合领域内专业编辑的学术经验,指导科研学者准确的进行科研选题、设计、科学实验数据统计、SCI润色及更多学术问题。我们努力汇聚更多的科研力量,为您的学术梦想助翼!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ksci@yk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手机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