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研技术服务
  • SCI解决方案
  • 科研单项支持
  • 医学进修
  • SCI影响因子
  • 学习资源
  • 优惠活动
  • 科学家证实:尿酸值可视为小肠疾病标记
  • 发布时间:2016-09-05      作者:医刊汇     来源:网络

  •   日本防卫医科大学分子生体控制学讲师松尾洋孝、崎山真幸等人组成的团队近日宣布,他们通过人体试验成功探明当负责排出肠管尿酸的ABCG2蛋白的功能下降时,人的尿酸值会上升。但肠管受损时,ABCG2蛋白的功能就会下降,造成尿酸值上升,这也证明了尿酸值或可以视为小肠疾病的一种标记。具体成果抑郁2016年8月30日刊载在英国知名科学杂志上。

      人体内尿酸的三分之二来自于肾脏,剩下的来自肠子。尿酸在人体内的分泌和排出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健康人士的尿酸值会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但当这种平衡遭到破坏,尿酸排出功能下降时,就会患上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此外,因为急性肠炎等消化器官疾病会伴随高尿酸血症,因此不少专家认为脱水是造成该病的原因。松尾讲师在过去的研究中已经证实,ABCG2蛋白能够帮助尿酸排出,当相关遗传基因出现变异会导致ABCG2蛋白功能下降,提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风险。

      小组成员认为,肠管内炎症导致ABCG2蛋白功能下降或许才是诱发高尿酸血症的原因。通过与日本横滨市东部医院进行合作,对67名急性肠炎患者进行了研究,调查尿酸值与ABCG2蛋白遗传基因之间的关系。此外,研究小组还与羽翼诊所(TSUBASA Clinic)进行合作,对106名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了ABCG2蛋白遗传基因解析。

      研究发现,当肠管出现炎症造成小肠等处受损时,ABCG2蛋白功能下降会阻碍尿酸的排除,导致尿酸值上升。小组成员称,血液透析患者的ABCG2蛋白拥有从肠管内排出尿酸的功能,这是世界首次通过人体试验证实小肠内的尿酸排出。

      松尾讲师表示,尿酸值检验不仅可以视为是小肠疾病的标记,还能够应用在更大范围内的消化器官疾病诊疗中。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ksci@yk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手机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