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研技术服务
  • SCI解决方案
  • 科研单项支持
  • 医学进修
  • SCI影响因子
  • 学习资源
  • 优惠活动
  • 结直肠癌超过胃癌,成为中国第二高发癌症!越来越多年轻人被盯上
  • 发布时间:2021-03-29      作者:医刊汇
  •   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癌症死因;在中国,2020年,结直肠癌已超越胃癌,成为发病率第二高的癌症,而且近80%的患者发现就是中晚期,近半数患者生存期不到5年。

      “太令人遗憾了,结直肠癌其实是最有可能有效预防和筛查的几种癌症之一,大部分发病机制明确。”西达-赛奈医疗中心血液和肿瘤学专家大卫·霍夫曼博士指出。

      不久前,由中国8家大型三甲医院联合开展的大规模临床试验显示:结直肠癌有10年以上的窗口期,若早诊早治,生存率可超90%。

      针对结直肠癌筛查及治疗,这几个常见问题,请转给有需要的人。

      ▌结直肠癌年轻化趋势明显吗?

    微信图片_20210325163057.jpg

      霍夫曼博士:大约90%的结直肠癌病例发生在50岁或以上人群中。

      但多项研究表明,50岁以下人群的诊断率正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数据,自1994年以来,年轻人患癌的病例激增了51%。

      在临床中,我们接诊了越来越多三四十岁的结直肠癌患者,这些病例通常已是晚期,大多无法治愈,令人遗憾。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65岁以上人群中,结直肠癌发病率持续下降,这可能得益于老年人更重视筛查。

      ▌为什么会这样?

      霍夫曼博士:为什么年轻人会患结直肠癌,原因尚不明确。

      可能由于他们觉得癌症离自己很遥远,故缺乏防范意识,不会在早期接受筛查。一些研究发现,年轻患者的肿瘤与老年患者的肿瘤在生物学上有所不同。

      不良生活方式,如肥胖、久坐不动以及环境、遗传因素等,也可能有影响。此外,年轻人的肠道菌群可能会以某种方式改变基因表达模式和肿瘤的免疫环境。

      ▌年轻结直肠癌患者中,遗传因素起着怎样的作用?

      霍夫曼博士:在一般人群中,小部分结直肠癌(约5%)是遗传性的。

      这些患者患有炎症性肠病,如林奇综合征、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这使他们面临更高的疾病风险。约20%的患者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这些风险也可能适用于年轻患者。

      案例分享:

      此前,好医友中美远程会诊曾接到一名50多岁的中期结直肠癌患者。她术后一年查出腹膜多发转移,病情复杂,于是通过好医友寻求中美远程会诊。

      好医友医疗网肿瘤精准医疗专家迈克尔·卡斯特罗博士为她制定了个性化精准治疗方案。

      当得知她家中有长辈因肠癌去世,美国专家提醒她注意家族遗传风险,特别建议她的一级亲属进行肠癌筛查。

      果然,其女在筛查时也发现了息肉并及时切除,避免了恶变成癌的悲剧。

      ▌如何找出高风险的年轻人?

      霍夫曼博士:很难确定哪些年轻人应接受筛查,健康宣教也面临较大困难,但目前关于年轻人患结直肠癌潜在原因的科普宣教越来越多,一旦发现相关危险因素,就能及时接受结直肠癌早筛。

      正如大多数癌症一样,早诊断、早治疗是应对结直肠癌的王道。

      ▌您推荐哪种结直肠癌筛查手段?

    1616661367420628.jpg

      霍夫曼博士: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筛查的金标准,发现息肉或可疑组织时可将其切除进行活检,阻断恶变的可能。

      ▌还有哪些检测手段,可靠性如何?

      霍夫曼博士:粪便免疫化学(FIT)-DNA检测的准确率与肠镜检查相似。

      它结合了两种检测方法——粪便潜血检测(可能是癌症的早期征兆)和粪便脱落细胞肿瘤DNA。患者需要在家取一次完整的粪便样本寄送到实验室检测。这种检测建议每1-3年做一次。

      单独的FIT检测是检测粪便隐血的。它可居家检测,多次取1-3个粪便小样本,然后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

      FIT必须每年进行一次,才能作为结直肠癌的有效筛查手段。

      ▌应何时进行首次结直肠癌筛查?

      好医友医疗网消化肿瘤专家迈克尔·卡斯特罗博士: 要视风险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一般人群,结直肠癌筛查应在45岁开始定期做。如果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或相关危险因素,应在40岁开始定期检查,或比其家族成员确诊年龄早10年开始,以最早时间点为准。

      ▌哪些人更要注意?

      卡斯特罗博士:以下8类人群属于结直肠癌高危人群,风险更高:

      1)45岁以上人群;

      2)有痔疮和长期便血者,经常发生便秘、黑便和黏液便者;

      3)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者,有结直肠腺瘤(息肉)个人或家族史者,有某些遗传性疾病者,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林奇综合征);

      4)有有恶性肿瘤病史者;

      5)有慢性腹泻者,有炎症性肠病(IBD,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病史者;

      6)有慢性阑尾炎、胆囊炎或已切除阑尾和胆囊者;

      7)长期精神抑郁、近3个月体重明显下降的人群;

      8)生活方式不健康人群,如肥胖、缺乏锻炼、吸烟、饮酒、爱吃红肉及加工肉类。

      ▌结直肠癌治疗情况如何?

      卡斯特罗博士: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早期结直肠癌通过手术+辅助化疗,患者五年生存率高达90%,而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只有10%左右。

      对于晚期结直肠癌,如今治疗手段也已有了较大进步,多个创新靶向疗法、免疫疗法问世,改变了许多患者的治疗结局。

      不过,结直肠癌并非单一疾病,具有高度异质性,应由多学科专家根据患者的具体基因突变情况及其相互作用制定个性化的精准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手机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