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研技术服务
  • SCI解决方案
  • 科研单项支持
  • 医学进修
  • SCI影响因子
  • 学习资源
  • 优惠活动
  • 由六种国外禁药引发的思考
  • 发布时间:2019-11-12      作者:码万祺
  • 维C银翘片的调查启示

    2013年,香港卫生署声明:维C银翘片可能含有多种未标示及已被禁用的西药成分,服用后可能危害健康。随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报维C银翘片问题初步调查情况称,未检出非那西丁和氨基比林成分。前溯至2011年,香港卫生署在市场监察中发现,某药厂感冒清胶囊含有微量退热止痛的西药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判定其“中药添加西药成分”违反相关法规,采取召回行动。

    思考:维C银翘片已证清白。但其他药品可能犯这一类错误,动机显得不可思议:假药、劣药生产商违法将过气的、低级的原料药掺入药品成分,以实现药品有效、基本安全、超低成本生产。不法药品假如避开了样品抽查或蒙混过了药品飞检,在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冒充“有效性”的同时,不容易被发现、曝光。

    谁也不会想到,廉价药、激烈竞争的品种可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造假风险!尤其是同一品种下,如果既有合法合规的靠谱药品,又很可能有不合法不合规的不靠谱药品,对该品种如何实现高效监管?

    首先,根据药物不良反应风险监测和评价,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对药品有一套从低到高的风险防控措施:发出安全警示,责令修改说明书,从非处方上升为处方药监管,直到责令退市。其次,如果等到掺杂制造假劣药的犯罪行为被实锤,损失已经酿成,为时已晚。

    常态化的努力做法是:通过高频、随机的上市药品“回头看”,必使市场风清守正;为假劣药受害者做好损失统计、维权,必使不法分子不敢妄动、踩线。

    复方甘草片在淘宝不卖

    2014年4月,有媒体报道:浙江的吴先生和12岁女儿帮洛杉矶友人带了16瓶复方甘草片入境,被判5年不得入境美国,直接坐飞机遣返回中国。原因就在于所携带的复方甘草片中被查出含有阿片成分。在美国,2013年10月至2017年9月间,阿片类药物成瘾者请医生为他们开出阿片类药物,近两万人在处方后一个月内因服药过量寻求医疗服务,至少12人因此死亡。在我国,含有阿片的药品在2005年被列入处方药使用范围,属于毒麻类药品,受到严格管制。复方甘草片利润较薄,又是药监部门飞检重点,近年来逐渐淡出市场。

    思考: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洛杉矶海关当年以超量携带含阿片成分药物直接遣返了吴先生,同一时期的数年之中,在美国发酵了一场滥用阿片类药品并导致严重用药事故、巨额索赔引起制药公司破产的风波。

    而今,我在淘宝搜索复方甘草片,未搜到在售商品,再一次印证了我国对阿片类药物管制之严格。因含有阿片的原因,舆论对复方甘草片十分不利,即便这样“不妙”,不能否认复方甘草片是一个好药。而阿片滥用、可能被滥用的问题应引我们思考:市场暂时紧缺复方甘草片以后,有什么经济性的替代方案?复方甘草片中的阿片含量低到什么比例就可认为是安全的?依靠技术研发使新复方甘草片摆脱阿片成分,可以受政策资助么?对于因目前舆论、监管、市场等多方面造成的使用困局,如何扶持复方甘草片品种扭转?随着带量采购、挂网采购的发展,我们可为廉价药定义高品质么?复方甘草片仅是一个缩影,我以它举例,是要说明:在现代制药体系中,我们不要忘记药品品质初心、坚持经济药品要发挥有效作用,决心振兴中医药使命。

    利巴韦林需明确适应症

    病毒唑又名利巴韦林,是广谱强效的抗病毒药物,属合成核苷类药,其机理尚不清楚。FDA明确指出利巴韦林不适合用来治疗流感,并且严格明确适应症。而开头提到的那份报道及百度百科说:“滥用利巴韦林来治疗各种病毒感染的情况在中国十分普遍?。”

    思考:我尝试在淘宝搜索利巴韦林,商品、剂型均十分丰富,通过搜索结果可以看到不少实体药店也在售。而利巴韦林至少存在两个用药风险:一是致胎儿畸形;二是治疗普通感冒无效。用药者有两道安全保护:一是处方医生或药店药师尽职到位、业务过硬;二是用药者认真看说明书并理解利巴韦林的适应症。在我看来,两道保障之后的风险极大。利巴韦林反而挤占了能治普通感冒药品份额。

    安乃近片能人用兽用么

    1920年,德国人发明了安乃近这一用于解热镇痛的药品,1922年上市后,由于退热作用明显,在世界各国作为非处方药广泛使用。不过后来发现,安乃近有严重不良反应。随着其他更安全的解热镇痛药出现,安乃近逐渐退市。1974年,瑞典首先撤销了安乃近的上市许可;随后,1977年美国FDA因安乃近严重的不良反应,一口气从市场上撤掉了安乃近的全部剂型。之后日本、澳大利亚、伊朗及几个欧盟成员国等30多个国家接连禁用了安乃近。2013年,印度也禁用了。

    思考:我尝试在淘宝中搜索安乃近,没遇到人用安乃近的药品在售,兽用安乃近片十分多。不排除在国内极个别、偏远地区仍有人用安乃近,假如存在这种情形,药监部门是有必要清楚考虑一下:参考并与FDA保持适用症范围一致或接近,尤其对在国外已经产生过痛苦教训的案例,从紧约束适用症范围。这项工作任何时候进行重新梳理,都不算晚。对于实际严重超适应症、超人用兽用分类的药品,不管是第几类注册药,声明禁用根本不算过分,反而是十分必要、迫切。

    匹多莫德提出审评挑战

    “神药”匹多莫德,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可作为急性感染期的辅助用药。这种“儿科畅销药”缺乏可靠的临床研究,疗效和安全性均不明确。2018年3月9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公告:明确该药品3岁以下儿童禁用。

    思考:匹多莫德来自何方?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进行到什么阶段了?这个明星药的资料不好找。去找的主要原因,竟然是因为不知道为啥畅销。国内药品市场不仅存在仿制药总体缺少一致性评价的问题,不仅存在中成药总体缺少循证证据的问题,还存在早前上市的一些进口化药跟匹多莫德一样,说不太清楚。跟从匹多莫德的仿制药众多,无法做一致性评价,或者说,不屑于与参比试剂做一致性评价。已经进来的,因为用药者已形成依从习惯、有医药生产流通,不宜一下叫停,只能照比国外一般用药习惯,束紧使用范围。而对于新药品注册分类来讲,那些打着全球多中心幌子,将一些国外未上市、现阶段也不能全证明清楚机制和安全的“舶来研发药品”也好、“国内创新药品”也好,就一定得擦亮眼、果断拦下。

    吗丁啉请接轨改说明书

    “消化不良找吗丁啉帮忙”这句广告语深入人心。本品为胃肠促动力药类非处方药药品。2004年,FDA发布警告称,一切含多潘立酮成分的药品均非法,同时拒绝相应的成品药和原料药进入美国。FDA认为,多潘立酮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猝死。

    吗丁啉于1985年在加拿大上市,2002年被停用。一位在英国的药剂师曾建议中国药监部门及厂家尽快跟国际同步,对多潘立酮非处方药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比如将其重新列为处方药,并尽快更新说明书,取消其对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适应症。

    思考:超适应症用药,在有些时候算被迫创新,有些时候是主动犯罪。尤其是经过较长上市时间、有很多真实世界评价的一些化学药品,超适应症用药存在明显安全风险的,应给予患者知情便利、警示提醒,这不属于软文化、社会公益范畴。首先,整治吗丁啉类似情况的说明书,理应借鉴国外做法;其次,借助互联网医疗,保障安全用药、收集统计不良反应。展望未来,无论中药、西药,药品说明书都遵守规矩、科学,远离文艺、创作。药企本身也需要权衡这其中做得好不好、准不准的利弊。当下,许多药企热衷于扩大适应症,合理才合适。监管部门也应将药品适应症扩围与收缩整治相结合。

    说明书清楚的药,是负责任好药。

    手机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