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胆结石病(GS)是一种世界性流行性疾病。调查显示,该疾病在中国上海的发病率已超过12%。导致胆结石的先决条件是胆囊内胆固醇过饱和胆汁的形成。众所周知,遗传倾向和环境因素都有助于这种疾病发生,然而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群已被公认为是代谢紊乱的促成因素,包括糖尿病、肥胖、脂肪肝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和其他疾病。那么肠道微生物群是否也能影响宿主胆结石形成?近日,同济大学医学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的学者在Nat Commun上发表的一篇题为“Gut microbiota promotes cholesterol gallstone formation by modulating bile acid composition and biliary cholesterol secretion”的研究性论文具体研究了肠道微生物群在胆结石形成中发挥的作用,发现肠道微生物群可通过调节胆汁酸组成和胆汁胆固醇分泌促进胆固醇胆结石的形成。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收集了80名胆固醇GS患者和49名无胆结石对照组(GSF)的粪便样本,通过16s rRNA测序分析两组的粪便微生物群组成。结果显示,GS患者中脱硫弧菌的丰度高于GSF对照组,表明胆固醇GS患者中存在脱硫弧菌富集。他们进一步将胆结石患者(GS)中富含脱硫弧菌的供体粪便移植到胆结石耐药小鼠上,发现胆结石患者的脱硫弧菌能够诱导胆结石耐药小鼠胆结石的形成。通过比较胆结石敏感小鼠和胆结石抗性小鼠之间的肠道微生物群,发现脱硫弧菌在胆结石敏感小鼠中富集。此外,通过将胆结石易感小鼠与胆结石抗性小鼠共住,将脱硫弧菌引入胆结石抗性小鼠,发现能促进其胆结石形成。通过研究携带脱硫病毒对胆汁酸谱的影响以及脱硫维雄胺对肝脏代谢紊乱促进胆结石形成的影响,发现将脱硫弧菌引入胆结石抗性小鼠导致其胆汁酸谱更具疏水性,且携带脱硫病毒与增强盲肠次级胆汁酸的产生和胆汁酸疏水性的增加有关,并能促进肠道胆固醇的吸收。同时,脱硫维溴铵的代谢产物,H2S增加,并显示诱导肝FXR并抑制CYP7A1表达。携带脱硫病毒的小鼠诱导胆固醇转运蛋白Abcg5/g8的肝脏表达,以促进胆汁分泌胆固醇。
这项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脱硫弧菌起着环境调节剂的作用,通过对胆汁酸和胆固醇代谢的影响,促进胆结石的形成。
医刊汇,科研学术服务平台
医刊汇是一家专业从事生物医学领域服务的公司,提供SCI医学论文、临床科研等服务,成立至今,已赢得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好评。医刊汇拥有雄厚的学术背景,网罗了上百位具有欧美国作家协会认证资格的专家团队,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一站式科研服务。
未来,公司将继续秉承科学、严谨的工作精神,凭借卓越的团队学术优势为客户提供一流的科研服务;将秉承人才兴业原则,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务实操作,用好资源,联强联大,充分发挥公司人才、资源、管理和品牌等资源优势,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